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民军事教育体制是美国多元化军事体制的坚实基础,也是美国国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内战以后,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发展是与美国民主政治传统以及经济、军事实力的发展相适应的。1920年颁布的《国防法》,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体制正式确立下来。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确立标志着美国军事体制及军事思想的成熟和完善。 本文旨在探讨内战以后,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得以确立原因,研究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发展及最终确立的过程,并具体分析了这一体制的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及作用、存在的局限性。对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军事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借鉴了国内外诸多军事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运用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美国内战以后,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确立过程及原因。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了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确立的历史背景。在内战以后,美国的平民军事教育体制形成并确立的历史背景有: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的影响;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历史渊源;总体战争时代的到来,对参战双方的军事武装力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在客观上需要建立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美国由大陆扩张政策向海外扩张政策的转变,是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建立的根本原因。 第二部分:概述了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早期发展的过程。内战爆发后,由于军事人才的匮乏,美国联邦军队陷入困境。这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为了解决预备役军官的问题,1862年7月颁布了《莫里尔法》。该法案的制定及实施为普通高校军事教育制度的形成提供了范例。同时,内战后,国民警卫队取代了旧的民兵组织,开始建立。 第三部分:阐述了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初步形成。进入二十世纪,国际局势空前激化,美西战争的经验教训使美国人进一步认识到军事后备力量的重要性。罗纳德·伍德的军事思想标志着平民军事教育体制思想的形成。伍德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国卷入世界战争的必然性;第二,重新认识和 评价公民军队;第三,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概念;第四,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重 要性。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对平民进行军训的普拉茨堡运动厂展起来,国 民警卫队也得到较快发展。1916年《国防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 制的初步形成。 第四部分:论述了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正式确立。一战的炮火打断了平 民军事教育体制的发展历程。这一体制的真正确立被延迟至一战以后。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迫切要求建立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因素主要有:美国国家 战略进一步发展成为全方位战略;欧洲局势依然危机四伏;一战的经验教训。美 国军界在根深蒂固的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下,最终于1920年颁布了新的《国防 法》。该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正式确立。 第五部分:对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评价。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确立标志 着美国军事体制的成熟。这一体制的确立促进了美国军事体制的多元化发展。同 时,对防止美国建立军事独裁,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积 极的作用。平民军事教育体制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确 立有较成熟的思想理论指导;二是涵盖面广,呈现多层次化;三是着眼于实战, 以正规军为实施教育的核心。但是这一体制也同样存在着局限性,尤其是它为美 国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