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改良Snodgrass术和经典Snodgrass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12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组分为两组,实验组94例,年龄范围:0.5-18岁,中位年龄2.9岁,采用改良Snodgrass术;对照组118例,年龄范围:0.67-12岁,中位年龄3岁,采用经典Snodgrass术,即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TIP)。我们比较两组在手术成功率、各种术后并发症情况、不同手术年龄以及不同分型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212例尿道下裂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手术年龄范围:0.5-18岁,中位年龄3岁。实验组94例,成功治愈86例,尿道下裂手术的成功率为91.49%。对照组118例,成功治愈96例,尿道下裂手术的成功率为81.36%。两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经卡方检验得出χ2=4.422,p=0.035,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切口感染、术后尿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的情况如下:术后切口感染19例(实验组4例,对照组15例),术后尿瘘25例(实验组6例,对照组19例),尿道狭窄5例(实验组2例,对照组3例)。并发症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得出,χ2值分别为4.586、4.751、0.039,P值分别为0.032、0.029、0.843,切口感染和尿瘘的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道狭窄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沟型48例,手术成功率为85.42%。阴茎体型共111例,手术成功率为86.49%。阴茎阴囊型共53例,手术成功率为84.91%。不同尿道下裂分型对手术成功率影响结果经卡方检验对比,χ2=0.083,P=0.959,P>0.05,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按手术年龄分成不同的4个手术年龄组,比较手术成功率,经卡方检验比较,结果分别为χ2=0.065,P=0.9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nodgrass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术后感染和尿瘘的发生率较经典Snodgrass术更低。Snodgrass术的成功率与年龄关系不大,为了减少疾病本身和手术对患儿心理的影响,尿道下裂患者的手术年龄可提前到6月龄。Snodgrass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尿瘘。Snodgrass术适用于阴茎下弯小于30°的尿道外口从阴茎体远端至阴茎阴囊交界处之间的各型尿道下裂的治疗,术后尿道口外观呈纵形裂隙状,术后的阴茎头外观比其他术式更接近正常人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