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加剧,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焦虑的产生既有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家庭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又有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同时,就业焦虑的产生对大学生的情绪和身心健康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挖掘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资源,以期改变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焦虑现状。因此,在大学生就业焦虑日趋严重的今天,不仅仅把这个问题局限于思辨层面,而是要采取实际的行动,使社会工作的介入服务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提供支持。本文选取了B市H大学作为调查地,并采用该学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编制的《大学生就业焦虑自评表》,以此来了解该学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状况。通过调查,我们总结出B市H大学大学生就业焦虑基本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大学生就业焦虑较为普遍;二是就业焦虑存在年级差异;三是就业焦虑存在性别差异;四是就业焦虑存在城乡差异;五是就业焦虑存在专业差异。通过访谈存在高度就业焦虑的9名大学生,总结出大学生就业焦虑面临的困境以及形成的原因,为设计小组活动奠定了基础。社工针对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五次小组活动,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交流,帮助组员学会恰当处理就业焦虑的技巧,并对自我进行准确定位,掌握必要的择业技巧,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就业信心。通过量表前后测结果评估、组员满意度的评估、观察员的评估以及社工的自我评估发现,小组工作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文章最后,社工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认为小组工作在介入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问题:一是服务对象对社工身份认同问题;二是小组活动方案设计问题;三是社工专业素质问题;四是活动结束后跟进服务问题。这给我们以后开展类似活动带来以下启示:一是要培养学校社会工作人才;二是要加强社工专业素质;三是建立服务对象跟进追踪机制;四是丰富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