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加剧,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焦虑的产生既有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家庭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又有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同时,就业焦虑的产生对大学生的情绪和身心健康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挖掘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资源,以期改变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焦虑现状。因此,在大学生就业焦虑日趋严重的今天,不仅仅把这个问题局限于思辨层面,而是要采取实际的行动,使社会工作的介入服务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提供支持。本文选取了B市H大学作为调查地,并采用该学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编制的《大学生就业焦虑自评表》,以此来了解该学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状况。通过调查,我们总结出B市H大学大学生就业焦虑基本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大学生就业焦虑较为普遍;二是就业焦虑存在年级差异;三是就业焦虑存在性别差异;四是就业焦虑存在城乡差异;五是就业焦虑存在专业差异。通过访谈存在高度就业焦虑的9名大学生,总结出大学生就业焦虑面临的困境以及形成的原因,为设计小组活动奠定了基础。社工针对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五次小组活动,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交流,帮助组员学会恰当处理就业焦虑的技巧,并对自我进行准确定位,掌握必要的择业技巧,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就业信心。通过量表前后测结果评估、组员满意度的评估、观察员的评估以及社工的自我评估发现,小组工作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文章最后,社工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认为小组工作在介入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问题:一是服务对象对社工身份认同问题;二是小组活动方案设计问题;三是社工专业素质问题;四是活动结束后跟进服务问题。这给我们以后开展类似活动带来以下启示:一是要培养学校社会工作人才;二是要加强社工专业素质;三是建立服务对象跟进追踪机制;四是丰富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
其他文献
高校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一要精准投放教育内容,兼顾不同人群发展的实际需要;二要精准实施教育方法,使差异的个体可以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三要精准输送人文关怀,努力求
动脉粥样硬化(AS)与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密切相关。AS炎症不仅局限于血管局部,还包括多种免疫细胞异常导致的全身免疫紊乱。既往认为参与AS的免疫细胞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中
电力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类带来了不间断的可持续的光明,在中国北方电力的来源主要来自发电厂。采用燃煤发电的发电方式,符合中国北方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能源使用状况,
磁带录音与交响乐队现场演奏相结合,是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创作表现技法的一种新形式。在中国作品中,朱践耳先生于1994年和1998年以他的《第六交响曲》“3Y”和《第十交响曲》“江
目的探讨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2例初诊ITP患者,其中位年龄49(18~70)岁;30例健康对照,中位年龄42岁(20~65岁)。
【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就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在农村许多地方,出现了一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面对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着重要的经济与政治意义。战略提出与实施以来,我国学术界与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围绕着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