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在压痕表征中尺寸效应的产生机理及力学模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尺寸效应是压痕表征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表现为测试所得的压痕硬度或压痕模量会随测试深度的减小而增大。压痕表征中的尺寸效应也叫压痕尺寸效应。晶体的压痕尺寸效应已经得到充分的研究,且已有文献建立成熟的力学模型对其进行描述。关于聚合物的压痕尺寸效应,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的力学模型。本文的目的是探索聚合物的压痕尺寸效应的产生机理,并建立能够阐明这一现象的力学模型。本文建立的模型对理解和描述聚合物的压痕尺寸效应现象有直接的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低维、小尺度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助于认识硬度的本质并推动相关测试技术及理论的发展。本文从纳米压痕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总结和对比了大量聚合物的压痕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压痕模量中的尺寸效应来源于压痕卸载阶段的接触载荷中的尺寸效应,压痕硬度中的尺寸效应包括弹性部分和塑性部分,且弹性部分也来源于接触载荷尺寸效应。本文介绍了接触试验测出的弹性模量中的尺寸效应,并结合接触试验的原理分析得出该尺寸效应也来源于接触载荷尺寸效应。本文先对接触实验中的尺寸效应建立了力学模型。为达到这个目的,将修正偶应力弹性理论引入赫兹接触问题中,假设偶应力弹性位移场与线弹性位移场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推导出了相应的旋转梯度场/偶应力场的解析表达式,另外推导出了更显式的线弹性应力场/应变场表达式。基于偶应力场建立了一个偶应力弹性框架下的赫兹接触载荷模型,该模型将接触载荷尺寸效应表示为偶应力在小尺寸下对接触载荷的增强效应;将载荷模型引入接触试验的模量计算公式中,建立了一个接触模量尺寸效应模型,该模型成功描述了接触试验中观察到的模量尺寸效应。接下来,本文将所建立的接触载荷尺寸效应模型引入压痕表征的相关计算方法中,分别建立了可描述压痕模量尺寸效应、压痕硬度中的弹性尺寸效应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模型。模型成功描述了本文调查到的所有聚合物压痕试验数据中的尺寸效应。基于模型对试验数据的应用结果,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分子结构对压痕尺寸效应的影响,证实了文献推测的具有复杂分子结构的聚合物的压痕硬度尺寸效应中弹性部分占主导地位,另外推测其中的塑性尺寸效应只与非晶相的塑性变形有关。本文基于非晶态聚合物的剪切转变塑性理论,建立了一个可体现并能定量描述压痕硬度中塑性尺寸效应的力学模型,模型与文献试验数据高度吻合。该模型将聚合物的塑性尺寸效应表示为:在小尺度变形时,非晶聚合物内部局部点位的原子团无法通过剪切重排以耗散压痕功,进而导致高应力状态。最后,本文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压痕尺寸效应。模拟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压痕分子模拟中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现象,并且分子结构对压痕尺寸效应仍存在影响,且影响结果与前面理论模型得到的结果一致。论文还研究了分子模拟条件下锥形压头的锥角、应变率中的尺寸效应对压痕硬度尺寸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压头锥角越小尺寸效应越明显,应变率尺寸效应在分子尺度下对硬度尺寸效应的影响比在连续介质尺度下更明显。论文提供了建模和计算的细节,对相关领域的分子模拟具有技术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重视。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中作为驱动电机。然而近些年来稀土永磁体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得少稀土永磁同步电机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多层磁障式少稀土永磁同步电机(Multi-Layer Flux-Barrier Less-Rare-Earth Permanent-Magnet
进入数字时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深层次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驱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大数据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产业价值不断释放。立足"十三五"时期大数据发展成就,展望"十四五"时期大数据发展前景,整体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期刊
效率是医院建筑的永恒主题,提高医院建筑的效率必须从医院建筑系统的各个专业角度做出相应的努力,从建筑学的角度解决医院建筑效率的问题,提出可供实践参考的系统工作模式,需要将建筑空间这一服务载体与医学专业的技术需求和患者反馈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接,通过医学、建筑、患者三方面的专业协同实现提高医院建筑系统效率的最终目标。本研究从效率优化的视角出发,以系统论和协同论的相关思想为指导,以医务工作者的经验反馈、患者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数据传输速率和存储密度的要求日渐提高,技术成熟的电子学器件和传统光子学器件已无法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新型光子学器件由于带宽高、小型化、易集成的优点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选择。然而衍射极限的制约一直是光子学器件难以进一步小型化的拦路石。近年来,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的相关研究为器件小型化注入新的活力。SPP作为导体和
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传播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梳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传播的研究视角、传播路径、传播效用发现,学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一)多采取国外分析框架,较少利用中国本土传播经验分析的理论;(二)集中研究传播具体案例,缺乏整体视角和宏观框架;(三)多从结果层面研究,疏忽从原因、背景等出发点进行的研究。从发展趋势看,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复兴
地波雷达目标探测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多种杂波、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其中海杂波能量很强,且往往高于目标回波信号。海杂波的存在,不但严重干扰了邻近海杂波区域的船只目标探测,而且展宽的海杂波会完全掩盖进入其中的目标信号,形成“检测盲区”,导致目标漏检。特别是对小型地波雷达系统,由于天线阵列孔径减小和天线小型化,使得雷达波束宽度大幅增加、增益降低,因而由海杂波多普勒扩展导致的遮盖效应更加严重,进一步增大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来,彰显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为保障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如转介困难、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专业性不强、心理咨询相关法律知识以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不到位、学生及家长存在"病耻感"而抗拒心理咨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加强培训、建立家校医三级联络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着力解决高校心理咨询的
航空发动机技术指标中对推重比的要求日益提升,压气机级压比也随之越来越高。在压气机叶栅中强烈的逆压力梯度和端壁二次流作用下,角区普遍存在分离流动,不仅引发气动损失,还能造成严重的堵塞现象,甚至影响发动机的稳定性。尤其在非设计工况下,大尺度的流动分离还表现出明显的非定常性,更易引发压气机旋转失速或喘振。因此,对角区分离进行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相比传统的定常流动控制手段,非定常流动控制往往能够有效减小额
流致振动是钝体在流体中难以避免的一种现象,包括涡激振动、驰振、颤振、抖振等,其成因和发生条件各有不同。在一般情况下,流致振动是有害的,它会导致结构疲劳损伤,甚至直接导致结构的垮塌。由于流固耦合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人们对其认识尚不全面,尤其是一些特殊结构和阵列结构,其流致振动特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有效的流致振动控制措施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同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流致振动作为一种可控、可持续的动
区别于传统径向磁通、轴向磁通电机中存在的电磁负荷间的严重制约关系,横向磁通电机的电磁负荷在空间内耦合性相对较弱、设计自由性相对较强,其通常具有转矩密度高、各相间磁路解耦、结构模块化程度高等优点,在电动车辆与电动舰船推进、大功率风力发电等需求低转速、大转矩的直驱电机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横向磁通电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双交替极横向磁通永磁电机(Dual-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