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中的政府行为探析——司马迁“善因论”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鉴司马迁的“善因论”从政府行为的视角来解析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政府行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公平分配的政策建议。司马迁的“善因论”对政府行为的主张是:顺应客观经济规律,在此前提下通过经济手段引导民众的经济活动,通过道德教化和刑罚制裁来规范民众的经济活动,但政府决不能凭借行政权力与民争利。而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正与收入分配领域内政府行为的失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体现为:一方面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运行,甚至出现行政权力参与要素分配使市场机制遭到破坏,造成初次分配的不公平;另一方面政府再分配功能弱化,不能有效调节收入差距,同时政府法治职能缺失,无法保障公平公正的分配环境。将司马迁的政府行为主张--“善因论”运用于收入分配领域就反映了这样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政府不加以干涉和破坏,而是通过经济手段、德治手段、法治手段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宏观管理。同时政府还要转变角色做“服务型政府”,退出初次分配领域,杜绝与民争利;进入再分配领域,充分发挥二次分配的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使得知识、技术和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人才竞争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对于知识型企业而言,知识是企业财富创造的主要资本,创新是企业财富创造的源泉,拥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状态的根本改变。商品生产能力的提高,使我国经
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整个世界越来越开放,因此,2006年年底,我国银行业已经履行入世承诺,全面的对外开放。随着在华多年的经营,外资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诞生于Maurice Obstfeld和Kenneth Rogoff在1995年所写的著名的论文《再论汇率动态变化》。在文中,他们所建立的Redux模型开创性地把垄断竞争和名义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