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与立地楠木人工林生物生长特性与养分的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福建省顺昌县埔上国有林场的不同密度和立地条件的相同经营措施的37年生楠木人工纯林的生长和养分开展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林分密度(1500-2400株·hm-2)对楠木人工林胸径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林分密度下降,楠木胸径生长量提高。林分密度对楠木人工林的树高生长略有影响。高密度(2200-2400株·hm-2)的树高比低密度(1500-1650株·hm-2)的生长快些,不同密度的楠木高生长的数量成熟期不同,高密度的在第14年;低密度的在第8年。林分密度对楠木材积的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造林后20年之前高密度林分中材积的生长略大于低密度林分中材积的生长,20年以后,低密度林分中材积的生长明显大于高密度的。低密度林分材积生长在37年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高密度楠木林分在21年时达到数量成熟。楠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随立地质量提高而增大。Ⅱ类地的胸径生长数量成熟期在15年到达,Ⅲ类地的胸径生长数量成熟期在11年到达,Ⅳ类地的胸径生长数量成熟期在9年到达。Ⅱ类地树高生长数量成熟在12年,Ⅲ类地树高生长数量成熟在8年,Ⅳ类地树高生长数量成熟在6年。Ⅲ类地楠木材积在19年时达到数量成熟,Ⅳ类地在23年时达到材积数量成熟,而Ⅱ类地楠木在37年时还未还达到材积数量成熟。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分生产力提高。林分密度对楠木乔木层的各器官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率有不同的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养分利用率都有所提高。立地条件对楠木人工林生产力有显著影响,而且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层的年净生产力存在明显差异,有随着立地质量提高而上升的趋势。楠木各器官的生产力及其分配明显与立地相关,随着立地质量的提高,其生产力明显提高。一般情况,养分年净积累量越大,年净生产力也越高。随着立地条件的改善,乔木层的生产力有明显的提高,但养分年净积累量却呈相反的趋势。立地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养分利用率的提升。在不同立地条件的楠木人工林中,灌木层、草本层年净养分积累量比较大,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立地条件的楠木人工林乔木层中,各器官的养分年净积累量与年净生产力都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不同立地条件下,同一器官的年净生产力和养分年净积累量有明显的差异。立地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乔木层的养分积累。楠木的平均单株生产力与叶片中不同养分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不同。各养分元素的年净积累量,除钙、镁元素外,低密度楠木人工林乔木层其他各养分元素的年净积累量均高于高密度楠木人工林乔木层的。各器官中,除皮外,其他各器官养分元素的年净积累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林分密度下,同一器官的各养分利用率存在差异。乔木层各养分元素的年净积累量随着林分立地质量的下降而减小。随着林分立地质量的下降,乔木层各器官中养分元素的年净积累量呈下降的趋势。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楠木的各元素的养分利用率不同。随着立地质量提高除了锰元素之外,其他元素的养分利用率随之提高。
其他文献
<正>近期《南方周末》对波及全国的“民工荒”现象进行了报道,民工再次成为社会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据报道,“民工荒”已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工劳动力日益
分类器是机器学习的一项重要技术。分类器研究中存在映射和划分两种视角。在映射视角下分类模型可被看作从数据空间到标签集的映射,分类器的训练过程可被看作在假设空间中搜
斜拉桥是一种由斜拉索作为支承点的多点弹性支承高次超静定结构,主梁自重,桥面系以及交通活载均由斜拉索传递至索塔。交通活载的循环反复作用使斜拉索在主梁端与索塔端的锚固
作为企业进行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并购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资本市场不变的主旋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并购作为企业扩张的主要
针对模拟烟雾过程中,漩涡效果不真实,小尺度漩涡细节丢失的问题,对漩涡限制(Vorticity Confinement)方法进行改进.首先,用可变的空间螺旋性强度取代作用在整个网格上的漩涡系
如今网络上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加密技术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加密技术主要有两种,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软件加密需要计算机CPU的全程参与,具有消耗
黑龙江省完达山东部林区是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种群密度较高的分布区之一,本文对2年冬季采集的167份马鹿粪便进行了7个微卫星座位的个体识别,评价了马鹿种
为探究有机农田害虫治理途径和方法,对华东中晚稻区稻鸭共作有机稻田以及常规对照稻田(根据杀虫剂施用量不同分为Ⅰ和Ⅱ)的蜘蛛和飞虱数量动态进行了连续2年的全季节系统调查
文化林是按照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来保护和管理的森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维持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调查了文化林周边村民对文化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丙硫菌唑的方法。采用反相C18烷基柱,以乙腈-0.01mol/L碳酸铵缓冲盐(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柱温为25℃,流速为1.0mL/min,采用VWD紫外检测器在23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