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根据UNCTAD统计数据可知,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生产总值达70%以上,全球已进入服务经济时期;2017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6%,已经连续四年超过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可见,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可知,生产率提高和要素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途径,但在这两者中只有生产率提高才是促使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动力。因此,本文运用2004-2016年投入和产出的数据,利用MaxDEA Pro7软件测算出中国31省的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服务业GTFP),而后运用描述性分析法、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最后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的偏微分方法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文章研究表明:第一,利用2004-2016年全国31省服务业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ML指数与DEA模型相结合的SBM模型,测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可变两种模型的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一方面,两种规模报酬下的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值大小均在1左右,而且规模报酬可变模型下的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比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数值要小;另一方面,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第二,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全国和各地区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均具有扩大的趋势。由于全国和各地区的基尼系数均呈现稳步扩大势态,因此全国及各地区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正在扩大;全国和各地区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绝对差异均具有扩大的趋势。此外,全国、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布曲线呈右拖尾现象,但拖尾延展性均较差,说明其延展性呈收敛趋势。第三,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全国和各地区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如下:根据Moran`s I指数可知,在邻接权重、地理权重、经济权重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全国和各地区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促进因素有所不同。对于全国来说,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财政支出、对外投资、城镇化率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区域内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城镇化率、财政支出水平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总的溢出效应;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城镇化率和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区域内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具有区域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对外开放程度具有总效应;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和财政支出水平具有区域内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对外投资具有区域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对外投资和财政支出具有总效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具有区域内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对外投资、对外开放程度具有区域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外投资、对外开放水平具有总效应;东北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率、对外开放程度具有区域内溢出效应,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区域间溢出效应,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具有总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引进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扩大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扩大服务业贸易规模,提高服务业贸易的质量;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力资本的水平;促进财政支出的合理化,避免盲目性与腐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