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实验以研究较为成熟的BNP作为参照物,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VP、BNP、cTnI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AVP、BNP与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关系。
方法:
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选,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Ⅱ级26例、Ⅲ级24例、Ⅳ级15例;NYHA心功能Ⅰ级(有心脏基础疾病但无心衰症状)17例,1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卧床休息20分钟,分别抽取慢性心衰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晨空腹肘静脉血3ml,加入含有3%枸橼酸钠的真空抗凝管中,立即在1000g4℃离心30分钟,分离出血浆,-80℃冷冻保存。应用酶联免疫法一次性测定所有样本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采用经胸二维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收缩功能包括LVEF、LVEDV等相关参数。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对所有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经单因素的方差分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心衰组LVMI、LVEDVI及LVEF皆有显著差异,值分别为(F=411.30,110.89,14.14,P值均<0.01)。(2)经单因素的方差分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心衰组血浆BNP和AVP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值分别为(F=20.939,45.427,P值均小于0.01);血浆AVP浓度与LVMI、LVEDVI成正相关(r=0.619,0.658,p<0.01);血浆AVP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成负相关(r=-0.45,p<0.01)。(3)经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慢性心衰组血浆cTnI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YHA心功能Ⅰ、Ⅱ级组血浆cTnI水平虽有升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NYHA心功能Ⅲ、Ⅳ级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浆cTnI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成正相关(r=0.407,P<0.01)。
结论:
(1)随心功能恶化,慢性心衰组血浆AVP、BNP水平显著升高,与心功能密切相关。(2)慢性心衰组血浆AVP水平与左室功能和心肌重塑有关,提示AVP系统参与了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3)尽管严重慢性心衰组血浆cTnI水平升高,与心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将其作为一个判断慢性心衰心功能分级的指标尚缺乏足够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