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门类和产业布局是影响一个城市发展的最主要方面。一个城市的主要产业门类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的财政和居民的收入、城市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我国河谷型城市数量多,分布广,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如重庆市和兰州市,对于地区级的河谷型城市研究少。关于河谷型城市的城市空间、生态环境研究较多,但是关于其产业发展、产业布局的研究很少。河谷型城市生态环境较脆弱,环境容易污染,更需要清楚适合其城市的产业类型及产业布局。本文首先明确了河谷型城市的定义与特征,总结了西南地区河谷型城市的分布与河谷型城市的产业类型,梳理了目前河谷型城市产业布局的研究成果。基于以上分析,文章以地区级河谷型城市铜仁市为例,从铜仁市发展背景入手结合区位商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铜仁市的现状优势产业。以河谷型城市铜仁市的产业用地评价(地形地貌、山脉与流域、生态条件、大气环流、城市发展方向),空间发展历程、城市空间结构,对外交通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铜仁市产业的空间布局。得出铜仁市产业布局为锦江老城中心:由老城分区和谢桥分区组成,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发展商业金融、房地产、旅游服务、文化娱乐等。谢桥片区作为中心城区扩展区,同时在谢桥区域布局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工业;川硐-谭木桥:由川硐分区和谭木桥分区组成。其中川硐突出商业服务及少量一类工业等;灯塔:由万家庄和中木林组成,主要发展现代物流、专业批发市场、仓储等;大兴:由尖岩农场、后林农场、大兴镇区组成。主要发展生物制药、机电制造、食品加工、制造业加工业、锰酸锂、新型锂离子、锰锂电池、新型电子元件加工多晶硅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铜仁市域产业布局为“沿松(桃)从(江)高速公路产业布局聚合轴”和“沿杭瑞高速公路旅游经济聚合轴”。初步确定了地区级河谷型城市产业发展和布局模式为产业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依托交通优势,发展大宗货物,商贸物流等需要便捷运输条件的产业类型,产业布局在产业用地评价的基础上,顺应城市空间结构、依托对外交通设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