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经济在沿海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程度在不断上升,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导致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不断退化或丧失,直接威胁到海岸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和管理界呼吁利用蓝色经济的理念来实现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环境可持续性的双重目标。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蓝色经济在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解释,并按照各自的方式开展。然而,到目前为止,对蓝色经济的概念和实施还存在很多争议,至今仍没有一个为公众所广泛接受的定义。目前已有不少国家提出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但各国实施的举措和执行的效果却难以准确衡量和评估。因此,急需一套可量化的蓝色经济发展状况评估框架,用以指导和评价蓝色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出各地区成功的关键要素,吸取经验以为后续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各地区蓝色经济的发展的同时,提高其发展效率和效果。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对蓝色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已有的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社会公平以及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估方法和指标进行有效整合,建立起一套具有普适性、可操作性的评估框架,为蓝色经济发展评估确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同时,文章以厦门市为例,检验评估框架的适用性,并评价其蓝色经济发展效果,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论文对蓝色经济发展评估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总结归纳了学者对蓝色经济概念和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蓝色经济的概念。虽然到目前仍未出现为公众所广泛接受的定义,但本文认为,蓝色经济是以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创造就业机会、削减环境污染、清洁生产、减少碳排放、平衡可持续发展各方关系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本文对蓝色经济发展评估框架进行了界定,认为蓝色经济发展评估的对象可以概括为投入、过程、产出、成果和影响,而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海洋与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建立了蓝色经济发展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在剖析蓝色经济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基础上,从评估指标的功能和作用、遴选原则、体系构建的基本流程和评估方法等方面总结和阐述了有关蓝色经济发展评估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蓝色经济发展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从蓝色基础、可持续增长、社会公平和保障措施4个维度建立蓝色经济发展评估框架,构建了一个由3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具有可操作性、普适性的指标体系,为案例研究提供基础。3)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厦门蓝色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估。论文以2007年和2008年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蓝色经济发展评估的基准年,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分别评估2009年至2012年的蓝色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指标现状值和变化趋势的分析,得到厦门市蓝色经济发展的状况。总体来看,厦门市在蓝色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拥有较为稳定的平均增长速率,处于蓝色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阶段,其中,2009年至2010年增幅最快。海洋经济增长迅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性方面表现较差,未达到理想目标。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指标建立、遴选和案例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指标遴选的主观性较强、数据的可获得性不足、缺乏蓝色经济发展评估的制度化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评估框架的对策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