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最常见的肾实体瘤,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肾癌往往难以早期发现,大多数患者是健康查体时发现的无症状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进展期肾癌的五年生存率低于10%。因此,筛选可靠的预测肾癌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白介素4(IL-4)/白介素13(IL-13)/白介素4受体(IL-4R)介导的信号通路异常传导与多种肿瘤的进展有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最常见的基因遗传变异,已有研究发现位于IL-4/IL-13/IL-4R信号轴上的某些功能性SNPs可能与肾癌的发病风险相关。本研究旨在对IL-4/IL-13/IL-4R基因区域上所有SNPs位点进行筛选,找出与肾癌易感性相关的SNPs,并阐述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按照最小等位基因频率>0.05且基因型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的原则筛选SNPs,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以筛选出标签SNPs(TagSNPs)。对TagSNPs进行功能注释,挑选出最终纳入研究的候选SNPs位点。本研究收集了620例肾细胞癌病例和623例对照外周血样本用于病例-对照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相对危险度(OR)及95%置信区间(95%CI),分析候选SNPs基因型与肾细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显著关联的SNPs开展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凝胶迁移实验等功能学实验,预测并验证SNPs可能影响的转录因子,探讨SNPs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结果:5个候选SNPs被纳入研究,即IL-13 rs1881457、IL-13 rs2066960、IL-13 rs2069744、IL-4R rs8832和IL-4R rs478795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位于IL-4R的rs4787951与肾癌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与TT基因型相比,携带CC基因型者罹患肾癌的易感性更高,CC基因型增加了肾癌的发病风险(调整OR=1.57,95%CI=1.07-2.28,P=0.020)。功能学研究结果表明,携带IL-4R rs4787954 T等位基因的IL-4R转录活性明显提高,且T到C的变异降低了IL-4R与转录因子NFATc的结合能力。未发现其它SNPs与肾癌发病风险存在显著关联。结论:IL-4/IL-13/IL-4R信号轴上的多态性位点IL-4R rs4787951与肾癌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影响IL-4R与NFATc的结合,调控IL-4R的表达与功能,进而参与肾癌的发生。因此,IL-4R rs4787951可能作为潜在的肾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