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诉讼程序包括侦查程序、起诉程序、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减刑程序是执行程序的一种,作为刑事诉讼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人权的保障以及侦查程序、起诉程序、审判程序的落实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整个刑事诉讼研究中,理论界和实务界更多地关注侦查程序、起诉程序以及审判程序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对减刑程序给予关注的相对较少。减刑程序作为案件的执行程序,倘若在这个程序中缺少合理性与公正性,不但会在这个程序中侵犯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更会因减刑程序的不完善导致其他程序原有的功能不能落到实处。因此,一个完善合理的减刑程序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应当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减刑程序立法过于依赖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甚至司法解释。这对于涉及被执行人人权保障的减刑程序来说,以这些法律来规范减刑程序是不严谨的。减刑程序实行过程中的“形式化”、“走过场化”,导致我国减刑案件的处理出现种种不公正,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严重滋生腐败问题。这种种问题出现,使得我们有理由对我国现存的减刑程序的立法和实践进行反思。尽管之前理论界也有学者对减刑程序进行研究,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是零散的,或者过于侧重对减刑程序中的某个环节,对我国减刑程序的完善意义并不大。我们应当看到减刑程序是一个整体,没有对这个程序的每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整的梳理,就不能找出减刑程序出现问题的真正根源,更不能有效地完善减刑程序。正是基于此原因,笔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志在对减刑程序存在的问题做一次完整的梳理。在借鉴国外减刑程序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减刑程序的完善提出一种新的思路。笔者分四部分对减刑程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阐述减刑程序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首先对减刑的概念以及减刑所适用的条件进行鉴别,以图为后面的论述打下基础。应当说概念的甄别是整个减刑程序研究的起点,也是基本之所在。没有这部分的严谨分析,很可能会导致整篇文章的论述迷失方向。同时,对我国社会的各个时期的减刑程序立法及其特点进行总结,说明我国现行的减刑程序是有本土渊源而不是空穴来风的。第二部分是比较和借鉴国外减刑程序先进的立法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的减刑程序起源于国外,国外在减刑程序中的先进立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首先,对西方减刑程序的发展历史进行总结,减刑程序的根源探究有利于我们认识减刑程序完善的意义。其次,从国外行政权模式和司法权模式两种主流的立法模式来探究减刑权的性质,深入地研究这两种模式,有益于我们选择出一种适合我国的立法模式。再次,对国外减刑程序的特点进行总结,根据这些特点,再比较我国的实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以图发现我国现存立法与实践中的不足。第三部分对我国减刑程序的立法以及实践现状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减刑程序立法中存在“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立法位阶过低”“程序缺失严重”、“减刑的标准、减刑分类不合理”等问题的危害性以及这些问题出现的背景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以求找出减刑程序的立法缺陷,为下文的立法完善打下基础。同时,对我国减刑案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执行机关垄断减刑程序的启动”、“法院裁判过程中的程序缺失”以及“当事人权利缺失”三个方面进行探究。第四部分对我国减刑程序的的完善提出立法建议。首先,对减刑程序完善提出立法原则,这样能够使减刑程序的完善在原则的保障下进行。其次,对减刑程序的启动、减刑案件的裁判的各个环节及相关配套措施进行制度设计。论文对我国减刑程序的种种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在借鉴历史与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立法完善提出一种更加理性的思路,以图为有志于研究减刑程序的同仁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