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必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出发,改革语文课程内容结构和评价体制。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变化”。因此,构建一套供高中生使用的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参与评价标准,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学生自我检查、调整自己的课堂情感参与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借鉴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参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对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参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研究通过对情感、参与、情感参与等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对核心概念作出界定。情感参与指的是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它是指学生课堂参与中除行为和认知参与以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兴趣、信念、信心等心理因素在整个阅读教学活动中整体反应。相应的,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情感评价指的是高中生依据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对自己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在定性描述和定量评定的基础上做出德合乎逻辑、合乎事实的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其次,《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参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教师访谈等方法,从“对情感参与的认识”、“情感参与过程”和“情感参与效果”三个维度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22项三级指标以及权重在内的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参与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以高中生为评价对象,采用让学生自评的方法,并融入了语文学科的特色。第三,《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参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探索。本研究运用自行开发的“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参与评价量表”,对长垣县第十中学的五位学生三次语文阅读教学课(分别是《故都的秋》、《囚绿记》和《我有一个梦想》)上的情感参与表现进行了深入探索。结合访谈法及对三次评分结果的均值比较分析,发现五位学生在使用《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参与评价量表》后,自我评价意识和情感参与水平皆得到明显提升。最后,根据研究的结论,为提高《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参与评价量表》的使用效率,本研究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给出了使用建议。其中从学生层面主要包括:(1)提高学生对自我评价的认识;(2)注意学生在评价前的心理调控。从教师层面主要包括:(1)严格遵循评价实施的操作程序;(2)及时反馈《评价量表》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