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监测的前瞻性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内镜(EUS)、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粪便隐血试验(FOB)和血肿瘤学指标(CEA)发现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准确率,以评估直肠超声内镜在监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我院普外科的直肠癌术后患者。运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直肠癌手术病理分期及手术方式、既往病史(肠血吸虫病、肠息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进行记录。所有纳入研究的直肠癌术后患者均由有3年以上EUS检查经验的高年资医生完成,分别在术后6月,9月,12月及18月行直肠超声内镜检查,同时完善MRI、CT、FOB和血CEA检查,比较直肠超声内镜与MRI、CT、FOB、血CEA在判断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方面的准确性。结果:共纳入415例患者,总共有14例(3.37%)患者出现术后局部复发,其中位时间为10.8±5.0(3-18)个月,高峰期为术后6-12个月,具体复发部位为肠壁12例,肠壁及肠壁外结节2例,有5例患者合并了远处转移(盆腔转移3例,肝脏转移1例,肝和骨转移1例)。直肠超声内镜对直肠癌局部复发的检出率高达100%,高于MRI、CT、FOB和血CEA的检出率。与EUS相比,MRI、CT、FOB和血CEA对诊断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8%(X2=6.087,P=0.014)、50.0%(X2=9.333,P=0.002)、14.2%(X2=1,P=0.000)、14.2%(X2=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US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CT、FOB和血CEA,建议将EUS作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在监测术后远处转移方面,MRI、CT 优于 EUS。
其他文献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人们在享受数字信息化带来的收益的同时,也必须要面对数据丢失的问题。数据备份技术在数据保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数据发生意外丢失时快速恢
目的:探讨血管危险因素和梗死灶所在部位对急性脑桥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11例急性脑
伴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信息已经服务于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地图是传输空间信息的一个重要工具,地图注记是地图语言的一部分,在地图信息传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注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地图质量的优劣,注记配置是地图制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传统的注记配置方法通常从单一要素的角度对地图注记进行配置,缺乏对地图整体注记和要素分布的衡量和对地图注记配置的定量计算方法。基
目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因其具有抗免疫、抗炎、抗毒素、抗休克等多种作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存在着诸多副作用,例如长期使用导致的骨质疏松会影响种植体周
油菜是中国最大的油料播种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应用潜力。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植物数字化模型,进行植物表型测量和三维重建,是数字农业方向的研究热点。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植物点云数据不仅具有准确的植物空间结构和高精度的表面信息,同时因扫描过程中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扫描设备因素的影响使得数据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大量噪声数据和冗余数据,如何对获得的植物点云数据进行特征描述、点云去噪
目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MSCs)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KLF2是胚胎干细胞(h ESCs)增殖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已有报道其在维持ESCs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多种举措对乞丐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治理乞丐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新中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Coronary Occlusion CTO)患者冠状动脉闭塞血管开通后即刻注射尼可地尔及术后24小时持续泵入尼可地尔对微循环及预后的影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危地马拉蓝绿色带皮翡翠样品,运用常规宝石学、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危地马拉蓝绿色翡翠“肉”和“皮”的基本宝石学性质、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和谱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危地马拉翡翠样品“肉”呈蓝绿色,表面带有黄砂皮。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翡翠“皮”与“肉”的结构特征具有相关性。所选取的大多数
流域地球化学组成研究可以获取所在流域的岩石、土壤、气候、植被、污染等特征,同时也对流域水文循环具有指示作用,是地球表生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于2017年枯水期和2018年丰水期对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河流、水库、地下水及农业用水进行了系统采样,对流域水化学组成和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流域水化学控制因素。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研究区水体丰水期pH平均值为8.0,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