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报刊中女记者他者媒介形象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7878213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女子职业的繁荣发展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结果。中国女性开始觉醒,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开始争取和男人一样的权利和地位。女性进入新闻界的最初形式是女子办报刊,目的是为唤醒女性挣脱束缚、争取独立自主,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奔走呼号。逐渐地,女记者在女性心目中的形象逐渐走高,视"女记者"为神圣和正义的职业,许多女子怀着"女记者"的职业梦想进入新闻行业。民国报刊对女记者的报道,塑造了她们的鲜活、生动的形象。首先,她们是社会的"新女性",不仅是职业女性、知识分子还是前卫的女权先锋;其次,她们在职场上的表现十分活跃,在工作中努力勇敢,当然也不乏贪于享乐、失职怠工之辈;最后,她们在生活中时尚前卫又风情万种。发展至民国,女记者队伍日益壮大,作为活跃于社会的佼佼者,她们为妇女解放、抗日救亡奔走呼号,但却又遭到来自社会的不解、质疑,甚至是严厉的批评。她们被无端地贴上"交际花"、"花瓶"以及"花蝴蝶"的标签。批评女记者的声音主要来自男性,在男性的眼里,女记者是过分活跃的,暗指女记者作风不正派;男性认为女记者是花瓶和花蝴蝶,认为女记者是仅仅是供人观赏的摆设,或是装点会场花花绿绿的蝴蝶;男性认为女记者并没有实际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女记者的体力方面和文笔方面的能力,被视为不如男记者;他们还认为,女记者不务正业,白天忙于交际享乐,晚上跳舞玩乐,临到要交新闻稿件的时候,便利用自身"美貌"的便利请男记者为之代写。在这些批评背后,透露了社会对女记者的好奇、排斥和敌意。从性别角度来看,女记者是不为接受的他者。从职业角度看,女记者是不为新闻界所接受的他者。报刊为了实现商业化目的、采用明星化导向的报道策略以及议程设置策略来塑造女记者的他者形象。事实上,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对女性崛起的不安与焦虑,他们试图隐蔽女性崛起的事实。
其他文献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省重要的Pb、Zn和Ag生产基地。虽然前人对该区铅锌矿床成因做过许多研究工作,提出过多种成因模式,随着
<正>汉字里蕴藏着中国想象、中国智慧。汉字教育关系语文之根、民族之魂。当下,大陆"汉字教育被严重地忽视"1。近几年,笔者多次访问台湾,有幸结识了高雄、新竹与台北中山女高
<正>主持人:国家开始实行生育二孩政策。参加生育保险后,在生育第二胎时,能否享受生育津贴?宁夏读者王女士王女士:《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临床表现为乳腺导管内癌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
既有涉及社交网络(SNS)舆论引导的研究,将SNS中公民新闻信息由个体走向大众这一复杂过程解释为公民记者、舆论领袖与SNS独特传播结构的共同作用的过程。然而自专业的传统媒体
<正> 当前,随着党的各项政策的落实,我国城乡形势越来越好,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这就要求食品工业紧紧跟上,以适应城乡商品生产的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生活。发展食品工业的很多,
[目的]通过核磁图像测量,评价国人膝关节外翻畸形拉花式松解手术中腓总神经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连续100例患者(男40例,女60例),在膝关节间隙和胫骨平台以远0.8~1.0cm平面(胫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三农"发展新突破的积极探索。借鉴日本农业主导型"六次产业化"战略的经验做法,当前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