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女子职业的繁荣发展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结果。中国女性开始觉醒,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开始争取和男人一样的权利和地位。女性进入新闻界的最初形式是女子办报刊,目的是为唤醒女性挣脱束缚、争取独立自主,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奔走呼号。逐渐地,女记者在女性心目中的形象逐渐走高,视"女记者"为神圣和正义的职业,许多女子怀着"女记者"的职业梦想进入新闻行业。民国报刊对女记者的报道,塑造了她们的鲜活、生动的形象。首先,她们是社会的"新女性",不仅是职业女性、知识分子还是前卫的女权先锋;其次,她们在职场上的表现十分活跃,在工作中努力勇敢,当然也不乏贪于享乐、失职怠工之辈;最后,她们在生活中时尚前卫又风情万种。发展至民国,女记者队伍日益壮大,作为活跃于社会的佼佼者,她们为妇女解放、抗日救亡奔走呼号,但却又遭到来自社会的不解、质疑,甚至是严厉的批评。她们被无端地贴上"交际花"、"花瓶"以及"花蝴蝶"的标签。批评女记者的声音主要来自男性,在男性的眼里,女记者是过分活跃的,暗指女记者作风不正派;男性认为女记者是花瓶和花蝴蝶,认为女记者是仅仅是供人观赏的摆设,或是装点会场花花绿绿的蝴蝶;男性认为女记者并没有实际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女记者的体力方面和文笔方面的能力,被视为不如男记者;他们还认为,女记者不务正业,白天忙于交际享乐,晚上跳舞玩乐,临到要交新闻稿件的时候,便利用自身"美貌"的便利请男记者为之代写。在这些批评背后,透露了社会对女记者的好奇、排斥和敌意。从性别角度来看,女记者是不为接受的他者。从职业角度看,女记者是不为新闻界所接受的他者。报刊为了实现商业化目的、采用明星化导向的报道策略以及议程设置策略来塑造女记者的他者形象。事实上,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对女性崛起的不安与焦虑,他们试图隐蔽女性崛起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