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PCBA零部件高精度视觉定位技术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d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手机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元器件尺寸微型化、安装密集化,高精度视觉定位技术是推动智能手机自动化生产线精密、柔性、精益和高精度发展的关键之一。论文以提高智能手机PCBA自动化产线装配机器人视觉定位精度为目标,从单目高精度视觉系统搭建及标定、目标区域检测、区域轮廓提取、轮廓细化及中心位置拟合计算等四方面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单目高精度视觉定位系统搭建及标定研究。参照智能手机PCBA产线视觉定位系统的设备选型标准,合理选择光源、镜头、相机设备型号,搭建了单目高精度视觉定位系统,采用张正友平面标定法对其进行标定,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具有±0.01mm的标定精度;(2)基于高斯金字塔与粒子群相结合的目标区域检测方法研究。为了提高智能手机PCBA零部件装配区域检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利用高斯金塔能有效去除噪声且计算效率高的特点,对待检测图像进行4层高斯金字塔变换,在顶层子像中采用新粒子群算法以降低匹配数量、提高计算效率,在其他层的邻域范围内进行遍历匹配,从而提出一种基于高斯金字塔与新粒子群相结合的目标区域检测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明显的准确性和时效性;(3)基于OTSU_EDPF算法的目标区域轮廓提取方法研究。针对OTSU算法阈值获取时效性和精度较差的缺陷,采用线性截距降维法对OTSU算法的二维直方图进行降维,引入像素类内方差排除掉外界环境对同类灰度值波动的影响,增加了阈值精度,从而提出一种改进的OTSU算法获取目标区域的最佳阈值;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基础上增加45°和135°方向的梯度模板,并结合改进的OTSU算法得到满足阈值条件的梯度图像和梯度方向,利用梯度图像的邻域差值得到锚点阈值从而提取梯度图像的锚点,依据轮廓点梯度方向连接锚点实现轮廓边缘绘制,计算轮廓边缘的NFA值保留有效轮廓,从而提出一种基于OTSU_EDPF算法的目标区域轮廓提取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取的区域轮廓连续且为单像素宽度。(4)基于局部面积效应的亚像素轮廓细化及最小二乘法轮廓中心位置拟合计算研究。在实现单像素轮廓提取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局部面积效应的亚像素轮廓细化方法实现区域轮廓亚像素细化计算,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实现对亚像素轮廓中心位置的拟合计算,从而实现目标区域中心位置的高精度视觉定位。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智能手机PCBA零部件目标区域视觉定位精度±0.03mm。
其他文献
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综合了聚合物与金属各自的优点,是制备可靠、高性能、轻量化复合材料的选择之一。本文主要以聚丙烯和铝合金为基材,首先在采用机械抛光、化学刻蚀与阳极氧化等手段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接着分别采用传统热压和超声波辅助热压成型装备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铝合金复合材料,通过溶解铝合金法、超薄切片技术、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等技术,研究了聚丙烯/铝合金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工程建设项目在各地开展,由于方案设计、施工质量、日常维护等方面问题,工程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中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形,最终发生安全事故,所以结构健康安全监测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光纤传感技术正逐渐成为结构健康监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曲率与应变是结构健康安全监测的两个关键指标,其中基于模式干涉的光纤应变与曲率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抗电磁干扰等诸多优点,因此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
工业4.0的到来,加快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脚步,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为全球的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变革。MES系统对企业生产管理具有良好的优化作用,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深受诸多企业欢迎。现有的MES系统普遍通过PC端进行控制,在操作上存在着环境限制,不具备便利性。通过移动端实现MES系统的生产管理功能,能够突破PC端的环境限制,方便用户实时的查询生产数据,提高企业的移动办公能力,加强
金属有机框架发光材料(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LMOFs)是由无机金属(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作为中心配位点与有机连接剂桥联的具有发光特性的多孔框架材料。其中有机连接剂因其官能团的种类丰富,使得MOFs结构丰富、应用广泛,尤其是由羧酸类配体构筑的MOFs因羧基丰富的配位模式,使得在荧光传感、气体分离、气体存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设计基于羧酸配体构
镁及镁合金作为目前最具潜力的轻质材料之一,具有比刚度高、比强度高、机加工性能好以及易于回收再利用等优点,在汽车航天航空及电子3C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但由于变形镁合金在传统加工工艺中容易形成较强的基面织构,导致其塑性较差,特别是在室温下的变形能力严重不足,极大的限制了其生产及后续应用。因此,本文通过等径角轧制-连续弯曲-退火工艺(Equal channel angular rolling and
高精度的航空发动机叶片一直以来都是航空业的研究重点,作为典型的薄壁类零件,不同的铣削工艺方案都会对其型面的表面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航空发动机叶片为研究对象,为提高叶片的加工质量对航发叶片铣削工艺调整策略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航发叶片的铣削加工方法,建立了航发叶片铣削过程的铣削力模型,以及优化了刀具的铣削加工姿态和建立了航发叶片铣削工艺调整方法,最后完成了航发叶片铣削加工工艺参数调整方法的实验验证。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许多机械零件在面对一些极端苛刻的工作条件下,传统的润滑油脂已经不能发挥良好的润滑作用。固体自润滑涂层可以有效提升材料表面的减摩耐磨性能。但是,单一固体润滑剂无法适应复杂的环境。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制备出能适应极端苛刻条件的自润滑涂层,本文以40Cr钢作为基体材料,使用YAG固体激光器制备出了铁基石墨/MoS2自润滑涂层。研究了不同固体润滑剂添加量对涂层的物相、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和
随着计算机和结构优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轻量化设计成为现代机械设计制造的主要方向之一。车架作为摩托车的重要承重部件,对其进行有效的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考虑到车架管件的结构特殊性,建立了两种不同单元类型的车架模型,然后对其车架模型进行多工况的强度、刚度和模态等性能分析,同时也对比了两个模型的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强度、刚度、模态多学科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有限元前处理软件Ans
当今光电子与光纤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光纤传感技术的日臻成熟。同时大量新型光纤传感器不断涌现与扩展,也丰富了光学传感领域的应用范围,为人类对特殊环境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微结构光纤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在光信息传输领域一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对构造微结构光纤传感器的方法、传感的性能、多种物理参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以此设计了三种基于干涉现象的微型光纤结构。具体的研究内容如
铬盐及相关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化工产品,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材料。但我国现行的铬盐生产工艺主要以无钙焙烧为主,还存在铬收率低,能耗高和铬渣堆积难题。为此,开发诸多新型铬盐生产工艺,其中钠系液相氧化工艺以铬几乎完全浸出,能耗低等优点最具发展前景。但是为达到铬的高效浸出,该工艺需要在高压、高碱浓度条件下反应较长时间,反应条件苛刻。本文提出了微波强化焙烧铬铁矿加压氧化浸出与铬酸钠制备工艺研究。对铬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