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消毒腔内部结构,使营养液在消毒腔腔体内形成湍流。从而在离紫外灯管不同距离的地方停留的时间相等。 首先,使用商用CFD软件Fluent6.2模拟现有紫外线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消毒腔内部结构,使营养液在消毒腔腔体内形成湍流。从而在离紫外灯管不同距离的地方停留的时间相等。
首先,使用商用CFD软件Fluent6.2模拟现有紫外线消毒腔内的流场和真菌的运动轨迹,结果显示:除了在进口段1/4处和出口处是湍流,流体大部分以层流的形式流过。结合水质条件计算得到真菌在T10为66%、47%、37%时分别受到的平均辐射剂量为113.83J/m2、99.60J/m2和85.37J/m2,再结合致死剂量曲线方程预测得到三种情况下的杀菌率分别为89.6%、79.5%和63.6%。
然后,采用加装挡板和螺旋折流板的方式,改进紫外线消毒腔的内部结构以提高杀菌效果。在加装挡板的方式中,主要改变挡板的高度和数量,选定的高度为65mm、70mm、75mm和80mm,每种高度下挡板数量从2个逐步增大到8个。在加装螺旋折流板的方式中,主要改变螺旋折流板的螺旋角和高度,选定的螺旋角为30°、35°、40°、45°和50°,高度分别为10mm、15mm、20mm和23mm。模拟优化的结果是:加装6块挡板、挡板高度为75mm时效果最好。改进后的紫外线消毒腔在T10为66%、47%和37%时杀菌率分别为92.2%、83.6%和68.9%。比改进前分别提高了2.6%、4.1%和5.3%。
通过番茄枯萎病菌进行杀菌试验来验证模拟结果。对应的三种T10值66%、47%和37%下杀菌率分别是:改进前97.7%、88.8%和75.2%,改进后99.2%、94.2%和86.3%,证明三种情况下改进后比改进前杀菌率分别提高了1.5%、5.5%和11.1%,对紫外线消毒腔的改进是有效的,同时也证明数值模拟的杀菌率与杀菌试验的杀菌率基本吻合。
其他文献
纳米流体热物性的研究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已经发展了20余年,诸多研究者发现绝大部分纳米流体具有导热系数明显增强的特性,相继提出并丰富了各种纳米尺度下流体的导热机理。
近年来中枢神经系统自身抗体的发现促进了神经病学的发展,自身免疫性脑炎已成为神经免疫领域的重要前沿。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有其独特特征,充分认识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对于指导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7年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被首次发现以来,已有超10种自身免疫性脑炎(AE)相关抗体陆续被发现,使得既往许多不明原因的脑炎得到确诊。同时,随着对AE研究的不断深入,对AE的病因、抗体产生机制及致病机制的认识也更加清楚。现介绍AE的病因、抗体产生机制及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临床,阐述其对AE诊治的指导作用。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是当今儿童神经病学中备受关注及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免疫治疗是AE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延迟或不使用免疫疗法可导致AE患者预后不良。现总结目前AE免疫治疗的方案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期对临床医师进行AE的治疗决策提供指导。
发酵剂是影响整个酸奶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效乳酸菌发酵剂的使用简化了乳品企业的生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 本文研究了为了制备高效乳酸菌发酵剂,研究了嗜热链球菌和保
基于模型的控制技术是现代汽油机控制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进气道燃油喷射汽油机中,为达到瞬态工况下良好的空燃比控制效果,必须建立基于油膜特性的
随着我国互联大电网的建成以及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不断投入,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问题开始凸显。汽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参数辨识和仿真验证建立符合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汽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动态模型对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计算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依据目前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使用的典型汽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动态模型,结合科研项目“湖北省在网发电机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障碍(ND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为其遗传咨询、家庭的再发风险评估及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NDD的诊断标准,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就诊的420例NDD患儿,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CMA)分析。结果420例NDD患儿中,14例(3.33%,14/420例)染色体异常,均为全面性发育迟缓/智力障碍(GDD/ID),其中13例通过
果实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在采收后的贮藏过程中仍然继续着各种代谢反应和生理生化变化,从而使其质地品质逐渐下降。而果实的质地又与其本身的流变特性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流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