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er720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对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会通中一些重要原著的考察与梳理,通过对利玛窦及中士一些重要人物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追踪和考察,认为,东传科学通过三条主要途径对儒家天道观产生了影响,这三条途径是:(1)利玛窦通过宗教哲学对儒家天道观的调适和改造,尽管很难用具体数据来揭示这种调适和改造对儒家天道观的影响程度,但是,从中士的对之回应来说,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亦可见一斑;虽然,利玛窦对宋明理学的“理”展开了批驳与改造,但是,他从学理上对于儒学的调适方法中,已经承认了“格物穷理”的合法性,并试图以“格物穷理”的名义引进西学,其目的是为了西学传播的合法身份,并博得中士的亲近与好感,不过,就实际效果而言,他已经率先以其对儒学理解的前结构,改变了程朱格物穷理的一些主要原则及方法,从而引发了徐光启在中西科学会通的实践过程中,对格物穷理的界定与程朱之格物穷理有了本质性的变化。(2)西方科学对儒家天道知识内容的更新和转型,促使中国传统数学中以“通神明”为主的内算,让位于以“类万物”为主的外算,也引发了中国传统天文学向前近代天文学的转向;用数学、实验等科学方法认识天道,考察天道的方式中已经排除了儒家体悟和默会的方式;这既使中国传统天算的儒家文化功能发生了变化,又使儒家对天道的格物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从而,既增加了儒家天道中宇宙普遍规律性的内涵,淡化了儒家天道观中天道与人事吉凶的联系,也淡化了儒家知识论与道德论之间的联系;(3)有些儒士试图利用西学来重新构建儒家天道观,其构建的天道观中理性程度明显加强,而性命文化中的神秘性也有所弱化。这些都表明儒家天道观已经呈现出嬗变的特征。
其他文献
"贝叶斯网络"是获取不确定性知识的有效方法 ,基于其优势和特征,可以有效的对文化商品品牌进行分类,帮助消费者进行文化商品品牌的选择和购买行为的决策。本文考虑到文化商品
自我调节学习是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自我调节学习是包括设置学习目标在内的,监督、调节和控制学习者动机及行为以实现目标的一项能动的、有结构的过程。
通过列举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实例,阐明了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积极意义,总结了影响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主要因素,并针对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可操作性,探讨了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模
<正>合蚌高铁通信系统主要引入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及上海虹桥站;数调系统、数据网系统、应急通信系统引入上海铁路局供电调度大楼;会议电视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GSM-R系统
从高校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使用的有效性入手,通过对交往空间有效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的有效性的设计方法,包括控制尺度、营造归属感、边界效应及创
本文原作者为日本到南京中医学院学习中医学的留学生,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和观察,对中国中西医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其认识不一定正确,但从外国留学生的
为研究高炉煤气流分布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针对兴澄特钢3200m~3高炉的煤气流参数进行分析,并从布料制度、送风制度和原燃料条件等方面,采用单值控制、标准差等方法对煤气流
斗拱作为中国木构架建筑中特有的建筑构件,随着历史的变迁,经历了由承重结构向装饰结构的转变;斗拱作为一种装饰构件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充分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装饰艺术的完
通过对上扬子区牛蹄塘组典型剖面页岩(气)特征及区域对比研究,包括岩相古地理、地层展布、地球生物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特征和吸附气量等特征,并探讨了有机质、孔隙性和吸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