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抗生素经过不同途径进入自然环境,导致耐药性细菌的出现,目前已有关于污水和地表水体中耐药性细菌存在的报道,但建筑供水系统中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抗生素经过不同途径进入自然环境,导致耐药性细菌的出现,目前已有关于污水和地表水体中耐药性细菌存在的报道,但建筑供水系统中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建筑供水系统中耐药性细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自来水和生活热水中可培养细菌对9大类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特征,并研究了常用杀菌技术(氯和紫外线)对耐药性细菌的灭活性能。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建筑供水系统中存在耐药性细菌。建筑供水冷水系统中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细菌浓度最高可达1701 CFU/L,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细菌浓度最低为1 CFU/L;热水系统中同样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细菌浓度最高为2392 CFU/L,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细菌浓度最低为1 CFU/L。(2)耐药性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从建筑供水系统中筛选的细菌均表现出对两种及以上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且多重耐药性呈正态分布,有81.75%的菌株至少对三大类抗生素耐药,多数耐药性细菌表现出对3-5大类抗生素的耐药性。(3)得到了建筑供水冷热水系统中细菌的抗性谱。建筑供水系统中的细菌对选取18种抗生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自来水中分离的耐药性细菌中对亚胺培南耐药性水平最高(76%),耐药性水平最低的抗生素为庆大霉素(4%)。生活热水亚胺培南的耐药比例最高(93%),四环素最低(11%)。(4)耐药性细菌杀菌灭活试验表明:无论采用氯杀菌和紫外线杀菌,同一耐药性细菌有无耐药性表达或表达出耐不同种抗生素时,其杀菌效果不同。耐同一抗生素的不同耐药性细菌,其杀菌效果也是不同的。温度影响耐药性细菌的灭活效率,但并未表现出一致性的规律。(5)耐药性细菌对不同杀菌方式显示出不同的耐药性或敏感性,不同杀菌方式下细菌有无耐药性表达以及耐不同种抗生素时的灭活难易程度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已经成为人类复杂性疾病(complex disease)/可测性状(observable trait)遗传易感性的主要研究策略之一。目前,多位点
在实际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其最终出水水质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而基于生物反应机理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并未将这些生物反应以外的因素考虑在内,由此带来一些不足.对
<正>在3D打印系统中,呋喃树脂对于制造高要求的型芯和铸型是可靠的,但还是存在一些缺点。迄今,几何形状复杂的耐高温铸件采用呋喃树脂砂,铸件外表面和内轮廓的脉纹很难避免。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对周村水库夏季两场暴雨不同降雨历时以及分子量的溶解有机物光谱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周村水库不同暴雨荧
目的:探讨皮肤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以指导临床正确诊治。方法:对1例酷似白塞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反复发热1个月,眼睑水肿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养兔在全国起步较早,发展较好且独具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河北省基本形成了以皮兔、肉兔为主,依托市场优势和科技支撑,稳步发展的态势。
不宜采用题文不一两张皮,结构混乱无逻辑。空洞说教欠案例,词不达意有歧义。这首打油诗从期刊编辑的视角指出哪些论文不宜采用。其实,作者和编辑对论文判定的原则是一致的。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推动,关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报道,弘扬科技强国理念,让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成为时代潮流是科技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在山东科技报社从事媒体
目的为了解决浙贝母种植上存在的钾肥施用问题,阐明钾素影响浙贝母叶片生理特性与其碳同化物代谢的关系,明确钾素影响浙贝母叶片中碳同化代谢的关键物质与关键酶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试验采用两个品种的浙贝母(狭叶品种:浙贝1号;宽叶品种:多籽贝),及三个施钾(0,80和160 kg K_2O hm-2)处理组,以浙贝母的叶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上中下三层。在浙贝母生长的各关键生育时期,测定叶片钾浓度,同时测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