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愿减排机制的光伏项目投资评价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xi2xjp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光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更多参与碳交易市场CCER机制的背景下,光伏项目的经济性逐渐成为光伏产业能否逐渐摆脱政府补贴,并依靠技术进步和市场完善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究在自愿减排机制下中国光伏项目的投资现状和投资预期,对于确定碳交易机制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程度,并指导中国光伏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研究确定了影响光伏项目成本收益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如碳交易市场价格、单位装机发电量、单位装机成本、维护成本等)及其取值,并针对分布式光伏项目及光伏电站项目分别进行了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以及度电成本的度量。研究结果发现,在当前CCER机制和光伏政策的环境下,各类光伏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均超过8%,投资回收期均不超过8年,度电成本基本已下降到7元以下,但其中CCER机制带来的收益增加效用有限,主要投资收益影响因素目前依旧是政策补贴水平,但随着光伏补贴的逐渐降低和碳交易市场的逐渐完善,CCER机制对中国光伏项目带来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研究继续利用实物期权—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考虑到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碳交易价格、补贴水平、初始投资成本和上网电价),就光伏产业在2018-2030年间的投资条件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不确定因素的变动水平进行了敏感度分析,认为当前CCER机制下的碳交易对最优投资时间的影响有限,但当未来碳交易价格逐渐上升后,其对光伏项目投资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综合来看,在当前CCER机制及光伏政策条件下,中国光伏项目的投资收益水平较为乐观、具有较好的投资经济性;考虑到政策及市场条件的不确定性,目前的投资环境无法使长期投资效益最大化,依旧无法吸引立即投资。为了吸引更多更快的市场资本、保证中国光伏产业的长久性的市场化发展,政府需要在逐渐撤出产业扶持的同时,积极建立全国统一并与全球接轨的碳交易市场,以碳交易代替或部分代替政府补贴;同时,要解决中小型光伏项目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光伏产业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其他文献
2016年12月我国财政部印发了中国审计报告的系列新审计准则,中注协在2017年3月相继印发了关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应用指南,以及相关具体准则问题的解答。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在2017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在执行A+H股上市公司以及纯H股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时实行。2018年在扩大到所有的被审计单位(上市公司、IPO公司、面向公众发行的公开债券等)。国内外学者大多都认为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在审计报告中沟通
战争、疾病和交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进行肢体切除,尤其是切除膝关节,对患者日常行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合适的假肢能够帮助截肢者恢复正常行走功能,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截肢者对假肢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假肢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根据以上情况设计了一款主被动混合驱动的假肢膝关节,用以帮助膝上截肢患者重新获得正常的行走能力。本文采用P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居民的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晚癌病人日渐在我国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癌症的致死率极高且难以治愈,它不仅严重损害病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