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大针茅根际土壤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zxw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探讨了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主要建群种大针茅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和酶的影响。目的是为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制定合理的放牧强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根际土养分含量及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植物根系生长增加了根系脱落物,通过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和微生物活动将其分解后增加了根际土壤养分,保证适时的供给植物生长需要。根际土的pH小于非根际土是因为根系分泌有机酸降低了土壤的pH,随着放牧强度增加pH值增加。2.随着放牧强度的加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下降,过度放牧破坏草场,土壤蒸发加强,土壤水分降低,加上牲畜的啃食和践踏减少草地现存量,归还土壤的残落物减少,土壤养分含量减少。3.在相同季节全钾含量根际土都高于非根际土,根际土、非根际土在四季中变化规律相同,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全钾为MG>CK>LG>HG。4.不同放牧强对硝态氮、铵态氮的影响是在重度放牧区最高;有效磷、有效钾、脲酶、过氧化氢酶是重度放牧区最低。5.全氮和有机质、全磷、脲酶、蔗糖酶之间的相关性较好,达到极显著水平;有机质和有效磷达到显著水平;pH和铵态氮成负相关并达到显著水平;全磷和速钾、铵态氮蔗糖酶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全钾和速磷、铵态氮、显著性达到显著水平;速磷和铵态氮、脲酶相关性达到水平;硝态氮和铵态氮、脲酶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铵态氮和脲酶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相关性达到显著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在恶性肿瘤放疗中的增敏作用.方法:将我院6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放疗,给予观察组甘氨双唑钠增敏放疗,对比两组患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周液体积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急性胰腺炎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患者.对照组33例:行开腹治疗;观察组33例:对患者进行
本研究以石英砂和无铁锰胶膜发育的黄棕壤为供试材料,在pH3.5的干湿交替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摩尔浓度比(4:1、2:1、1:1)的FeSO4(0-0.08mol/L)和MnCl2(0-0.08mol/L)混合溶液淋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