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中,承载着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和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两大战略使命,然而,“双师型”教师数量上的严重缺乏和“双师型”教师水平的普遍偏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如何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师发展必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挪威在职业教育上的成功得力于教育发展的理念与政策,而且是本人的留学国家,因此以挪威作为比较借鉴的对象。
本论文由绪论和六章内容组成。
绪论涵盖了本论文的研究问题缘起、文献综述、概念界定、资料选取与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局限性和创新点等内容。
第一章集中探讨高职教师发展的理论问题。通过高职教师发展模式的历史变迁、高职教师发展的两个普遍命题和两个理论体系分析,进而提出高职教师专业的独特性。
第二章探讨中挪高职教师的实践与现状。首先从国际背景下论述高职教师的现状和问题,即普遍性的角度入手,进而将视角转移到中国和挪威,分析两国高职教师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第三章分析中挪高职教师发展的课程体系。课程是控制职教师资培养的重要过程,通过课程保证出口质量。本章分析了中挪两国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
第四章比较中挪两国高职教师的在职教育。通过两国在职教育的政策、目标、机构和内容的比较,提出两国的特色所在。
第五章进一步深入分析挪威高职教师发展的背景,因为制约高职教师发展的问题常常根植于主题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事物,因此本章通过挪威的历史、政治制度、文化和高等教育发展四个方面来看挪威国家追求平等的过程。
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性部分,提出“协调性”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高职教师发展中需要努力奋斗所要达到的一种目标,并逐一分析四组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的协调性,论证协调发展是我国高职教师发展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