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et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寒热错杂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前后的RDQ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数据来评价加味半夏泻心汤的临床疗效,阐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和加味半夏泻心汤的立方意义。方法:选取符合寒热错杂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对照组予40mg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每次1粒,每日2次。治疗周期均为4周。4周后将治疗前后两组的RDQ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并检验其安全性。结果:(1)两组治疗后西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积分进行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西医症状总积分比较:与治疗前对比,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积分进行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后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积分进行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与治疗前对比,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积分进行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中医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有效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安全性评定:治疗后再次检查了两组患者的四大生命征,检测了三大常规、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结果均未提示有异常状况出现,说明本次研究是安全的。(7)复发率比较:在治疗结束后,以电话的形式在8周后进行回访,治疗组27例痊愈、显效、有效患者中,复发2例,复发率为7.4%;对照组22例痊愈、显效、有效患者中,复发7例,复发率为31.8%,两组复发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在症状改善、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双倍剂量的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且其复发率低、安全性可,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以调理中焦升降气机为法,通过临床症状评估,疗效优良,说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发病机制是中焦气机升降的紊乱所致;加味半夏泻心汤的立方意义是寒温并用,辛开苦降,以恢复中焦气机的升降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新西兰大耳白兔腹主动脉血浆代谢组学的变化,探讨电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将26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适应性喂养1
采用电磁式、磁致伸缩式等感性振动发电机的振动发电技术在传统电力供电网不能直接供电的微小功率设备中应用前景广泛,而低电压、自启动及高效能量采集控制电路是感性振动发
mTOR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的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是PI3K相关激酶(PIKK)家族中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是一种调控蛋白翻译起始阶段的蛋白激酶。mTOR是
[目的]通过对云南傣族152例健康儿童NUDT15的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分析其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寻找新发突变位点,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基因多态性对比分析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集
由外伤、感染、肿瘤切除或病理性骨折引发的骨缺损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临床上治疗骨缺损主要采用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的方法,但是由于这些方法存在供体来源有限、
随着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清洁能源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分布式电源的发电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但是由于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
ZnO NPs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是一种潜在的解决人类缺锌问题的材料。然而,关于ZnO NPs暴露下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影响尚不清楚,查明ZnO NPs在作物增锌方面的效果及其带来的环境风
作为分布式电源与传统电力网的重要桥梁,微电网解决了由分布式发电系统接入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并且实现了分布式发电的清洁、高效、节能的优点。微电网又可以看为一个小型
医生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骨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下导致医生出现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家庭冲突和健康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因素不仅妨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得到了深入研究,日益成熟,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对耦合系数的变化敏感,当线圈的位置状态变化时,易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