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以思维方法为支撑的《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为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研究方法: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结合方法学理论探讨,对《内经》治疗思想和相关思维方法进行探究,从而探讨《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研究成果:1.法天则地、从容人事、治病求本、惟顺而已、治其未病、和为圣度是《内经》重要的治疗思想。2.《内经》治疗思想形成于根植在古代医家意识中并指引其医疗实践活动的六种思维方法:整体思维、意象思维、变易思维、辩证思维、类比思维、经验思维。3.探讨以思维方法为支撑的《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4.总结思维方法在治疗思想形成模式中的作用:意象思维决定了思维的起点、要素与结论;整体思维奠定了思维的格局;变易思维确立了思维要素的性质;辩证思维实现了思维分析过程的顺利进行;类比思维促使思维结果的发展和升华;经验思维是思维升华的基础以及结论获得的重要途径。5.总结《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的特点:以“象”为基本思维要素;思维方法发挥重要导向作用;多种思维方法相互渗透;体现治疗思想同源异化的特征。6.明确《内经》治疗思想的方法学指导意义:从根源建立中医思维,促进中医理论发展;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保持中医特色。研究结论:中国传统思维方法各有侧重和优势,是《内经》治疗思想形成发展并闪耀至今的决定因素。探讨以思维方法为支撑的治疗思想形成模式,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皆有十分重要的方法学意义。创新点:1.从方法学角度,以思维方法为切入点,分析《内经》治疗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2.探究以思维方法为支撑的《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以图示方式表示,并总结其特点。3.明确并强调思维方法在治疗思想形成模式中的导向作用。4.深度解读以思维方法为支撑的《内经》治疗思想形成模式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