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矾根(Heuchera micrantha)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外来引种彩叶植物,但目前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应用还未见普及。本研究选择了矾根的红色系品种富硒浪巴(Heuchera micrantha‘Peach Flambe’)、紫绿混色系品种森林之茵(Heuchera micrantha‘Forest Worm’)和绿色系品种焦糖(Heuchera micrantha‘Caramel’),分别设置0%、30%、60%和90%四个不同梯度的遮荫组,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遮荫梯度下矾根3个品种的光合特性、叶色变化、生理响应特征,进一步确定了不同品种矾根适宜生长的环境,为矾根向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驯化和园林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光合特性来看,矾根3个品种均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其光响应曲线的走势相似,当光合有效辐射在200μmol/m~2·s以下时,净光合速率快速上升,当光合有效辐射达到1000μmol/m~2·s以后,净光合速率不再上升,甚至略有下降,形成光抑制。在3个品种中,焦糖的光饱和点较低,说明它对弱光的利用率相对较高,更能适应弱光环境;富硒浪巴和森林之茵则对强光的利用率较高,表明这两个品种更能适应强光环境。(2)从叶片呈色来看,随着遮荫度的增加,矾根3个品种的叶色均逐渐变绿,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有所增多,而花色素苷的含量有所减少,与花色素苷合成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也有所减少,花色素苷/叶绿素总量的比值有所改变。对于红色系品种的富硒浪巴来说,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发挥其观赏价值,对于绿色系品种的焦糖来说,良好的遮荫环境更有利于其叶片的显色,而紫绿混色系品种的森林之茵,其叶色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会偏紫,在良好的遮荫环境下偏绿。(3)从对光胁迫的生理响应来看,矾根3个品种的丙二醛含量在全光照条件下达到最高值,说明强光环境会对矾根的叶片造成损害,其中富硒浪巴的丙二醛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森林之茵和焦糖,说明富硒浪巴叶片受损程度受强光的影响更大。而矾根3个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随处理时间的不同,其最值出现的遮荫组也有所不同,这说明遮荫时间和遮荫度可能综合影响着矾根的抗性。其中富硒浪巴面对遮荫环境能产生保护反应,森林之茵面对轻度遮荫环境能产生保护反应,而焦糖能对重度遮荫环境产生保护反应。综合来说,矾根的红色系品种富硒浪巴、紫绿混色系品种森林之茵和绿色系品种焦糖分别在0%~30%、30%~60%和60%~90%遮荫条件下能呈较好的生长状态和观赏效果。由此推测矾根的红色系品种能适应较强的光照,可以配置在郁闭度30%左右的疏林或结构简单的乔灌木之下作为点缀;而绿色系品种更适合栽种在郁闭度70%以上的密林或结构较复杂的乔灌木之下;紫绿混色系品种则介于红色系品种和绿色系品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