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分布特征,分析NSSI的频率、方式和功能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关联及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沈阳、绍兴、贵阳、郑州、南昌、深圳6个城市42所学校22 74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获取调查对象近1年内NSSI的发生情况,参考美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中有关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条目获取调查对象近1年内认真考虑过自杀或有过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运用?~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中学生NSSI、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检出率的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级、城市经济水平、学习日是否住校、家庭居住地、独生子女与否、父母受教育程度、自评家庭经济状况、亲密伙伴个数和手机使用依赖等因素作用,分析不同性别学生NSSI频率、方式和功能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关联,而后计算相对危险度比值比较男女生关联强度的差异。结果中学生NSSI、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分别是7.9%(1729/21 831),17.7%(3867/21 831)和5.0%(1083/21 831)。随着NSSI频率和方式的严重程度递增,中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率均呈增加趋势(P值均<0.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高频率和高严重程度的NSSI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增加相关(P值均<0.001)。NSSI功能(除外“为了控制自己,使自己冷静下来”条目)均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呈正向关联(P值均<0.01)。其中,“为了报复别人”(OR=2.59,95%CI:1.58~4.24)和“我有伤害自己的欲望,且无法停止”(OR=2.49,95%CI:1.75~3.53)条目与自杀意念的关联较强;“我有伤害自己的欲望,且无法停止”(OR=4.05,95%CI:2.91~5.64)和“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OR=3.31,95%CI:2.24~4.89)条目与自杀未遂的关联较强。NSSI频率5~10次组女生发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风险高于男生[ROR(95%CI)=1.54(1.19~1.99)、1.81(1.26~2.60)];NSSI频率≥11次组女生发生自杀未遂的风险高于男生(ROR=1.62,95%CI:1.04~2.53);NSSI方式为无明显组织损伤的女生发生自杀未遂的风险高于男生(ROR=1.69,95%CI:1.10~2.59)。NSSI低频率且有明显组织损伤的女生发生自杀意念的风险高于男生[ROR(95%CI)=1.72(1.06~2.80),P=0.029],NSSI低频率且无明显组织损伤的女生发生自杀未遂的风险高于男生[ROR(95%CI)=1.78(1.08~2.93),P=0.024]。NSSI功能“自我负强化”维度(ROR=1.76,95%CI:1.09~2.86)、“情绪表达”维度(ROR=2.27,95%CI:1.47~3.50)和“为了应对悲伤、失望的情绪”条目(ROR=1.74,95%CI:1.13~2.66),女生中NSSI与自杀意念的关联大于男生;“我有伤害自己的欲望,且无法停止”条目,男生NSSI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强度大于女生(ROR=0.47,95%CI:0.24~0.93)。结论中学生NSSI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女生中的关联强度总体高于男生。了解NSSI的表现形式,制定性别差异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自杀心理行为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