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小板CD62p、PAC-1表达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yd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丹红注射液为丹参、红花等提取物的中药注射剂。药效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等功能,能明显改善微循环,改善组织供血,广泛应用于全身脏器供血不足。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指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随着糖尿病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越来越少。而糖尿病肾病逐渐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   CD62p(又称颗粒膜蛋白140000、P-选择素、GMP-140)是选择素家族粘附分子成员之一。有三种不同的分子形式存在:两种跨膜形式,存在于血小板质膜表面和一种血浆溶解状态。正常生理情况下,CD62p在血小板表面只有少量表达,各种因素如凝血酶等活化在血小板,通过特殊管膜系统中的开放管道系统α颗粒迅速与血小板膜融合而在血小板膜表达,成为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非常灵敏的标志物。用抗GMP-140抗体处理活化血小板后,其相互间粘附作用消失,提示GMP-140是活化血小板或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主要媒介,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灵敏的标记物之一。CD62p反映的是血小板晚期的活化状态。   PAC-1(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是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GPⅡb-Ⅲa),是Ca2+依赖性异构二聚体,是细胞粘附受体整合素家族中的一员,是血小板表面最丰富的糖蛋白,正常情况下以单体形式存在,没有与配体结合的能力。当血小板活化后,其质膜上的糖蛋白也会依赖Ca2+浓度变化发生分子构象的改变,暴露了的配基结合位点,促进血小板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以及血小板的相互聚集,是导致血小板性血栓最后的共同途径。PAC-1是目前最新的激活的GPⅡb/-GPⅡ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血小板PAC-1表达可作为GPⅡb/-GPⅡa激活的特异性标志。PAC-1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的早期标志物。   本实验旨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膜表面CD62p、PAC-1的表达,研究糖尿病肾病CD62p、PAC-1的阳性表达率,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发生、发展、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95例DN患者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5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化学降糖药和胰岛素强化降糖,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血脂异常者应用辛伐他汀调脂药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天,2周为1个疗程。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2p、PAC-1的表达。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平均值分析,两组之间参数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丹红注射液治疗对DN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较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浆蛋白(GA)均明显下降(P<0.01)。   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显著(P<0.05)。   3.丹红注射液治疗对DN患者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丹红注射液治疗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和肌酐(BCr)三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即治疗后UAER、BUN和BCr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丹红注射液治疗对DN患者血小板CD62p、PAC-1及CD62p+PAC-1表达的影响丹红注射液治疗后患者血小板CD62p、PAC-1及CD62p+PAC-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CD62p、PAC-1在糖尿病肾病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提示CD62p、PAC-1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2.CD62p介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聚集于肾小球和肾间质中,PAC-1促进血小板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以及血小板的相互聚集,可能是其在DN发病中起作用的机制。   3.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CD62p、PAC-1的表达,从而减少血小板的活化,阻断血小板血栓形成等机制达到延缓DN发展的目的。   4.丹红注射液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血糖、血脂,延缓其肾损害,具有多重肾保护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微循环改善剂。
其他文献
今晚的月色真美,月色下的荷塘,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池青翠,浓墨重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荷韵,情醉于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清荷簇簇,淡然了心情,曼妙了夜色,诗情画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盐酸法舒地尔(Rho激酶抑制剂)对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方法:采用四血管阻塞(4-vessel-occlusion,4-VO)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损伤模型,将体重
遂宁,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是一曲远古莲音,等着你来细细品读.如果你累了、倦了,放下一切,来遂宁吧!我在这座城市等你,这座城市的圣莲岛也在等你.岛上的莲会轻拥你入怀,为你拂
期刊
记忆中,村庄四周是一片片方如棋盘的碾麦场,当最后一场麦子晒干归仓,坚硬如石板的碾麦场也就“寿终正寝”了。若是运气好,遇到一夜淅淅沥沥的雨,这麦场就会膨胀得如同发好的面团。只待雨过天晴,乡亲们准会不约而同地轮起镐头,为紧张了一整夏的麦场松松筋骨。再让初秋的骄阳晒上那么几日,这片泥土就仿佛又一次汲取到了力量,恢复了往日无限活力。于是,一把把油菜籽就被农人们小心翼翼地交付给了这片卯足了劲的黄土地。  当
期刊
目的:运用三氯化铁诱导的外伤性癫痫模型,观察伊来西胺不同剂量对癫痫的发作次数以及程度、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影响,讨论伊来西胺对外伤性癫痫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外伤性
很久没有清晨起床锻炼身体了,最近几天连续地下雨,接着是高温天,蝉鸣昼夜不止,我的汗水前心后背皆是,开空调又怕感冒,一早起来就决意朝离家不远的公园去呼吸新鲜空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