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的心理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在西方,学习理论存在着两个极端的派别,即行为派学习理论和认知派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一切学习行为系统都依靠“刺激---反应”这个最小单位来联结,学习的过程是形成由此及彼的联系。在学习的条件上则更加注意外部条件的作用。随着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到信息加工论的发展,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坚持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习惯的养成,而是一种语言习得,脑力劳动和认知发展过程,强调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将二者的理论进行了评述和概括,指出二者的特点以及缺陷与不足,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并阐述二者揉合使用的可能性,说明了二者在外语教学中融合的必然性,并且阐述了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的心理机制,旨在让教学工作者了解二者的差异和联系,并提出这种融合在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原则。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阐明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目的。第二章文献回顾部分主要基于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行为主义与认知发展关系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它们作一回顾性综述。第三章从不同角度对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进行对比,旨在让教学工作者辨别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以达到有效教学。第四章阐述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并得出结论任何一种理论为指导的课堂教学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第五章分别从哲学和理论角度阐述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相似点,从对行为主义的一些错误观点和人类学习过程的阐述和分析,旨在说明二者的结合是可能的。并且从认知和认知与语言的关系为基点探讨了人类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心理机制,进一步阐述了二者融合的可能性。第六章分别从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两方面探究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在外语教学中的融合,并从影响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的因素、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和学习环境等方面说明二者在教学中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第七章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融合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课堂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并以此为指导使教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二者的结合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第八章是全文的总结,本章总结与讨论了本文试图要阐明的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在外语教学中的融合理论上和实践上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针对一些未达到的不足作了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