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栗褐土钾素与磷素吸附解吸特性及腐殖质的影响,利用20年的田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栗褐土钾素的吸附解吸量、吸附解吸速率、磷素吸附解吸量、解吸率和动力学模型及腐殖质含量和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对栗褐土钾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比较复杂,高量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施用有利于促进交换性钾的吸附和非交换性钾的解吸,而对交换性钾的解吸影响不大;低量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施用有利于交换性钾的解吸,对非交换性钾的解吸促进作用不如其它处理。低量有机肥的单独施用有利于交换性钾与非交换性钾的吸附,而对交换性钾的解吸具有抑制作用。单独施用化肥的综合作用相对较差。Elovich动力学模型是解释和预测交换性钾吸附解吸的最佳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是解释和预测非交换性钾的解吸的最佳模型。(2)不同施肥处理对栗褐土磷素吸附解吸的影响存在差异,单施氮肥、有机肥有利于促进磷的吸附,而氮磷肥的配合施用有利于磷的解吸。总体来说,M1N处理既有利于促进磷素的吸附、提高磷素容量,又有利于提高磷素的解吸。Freundlich等温方程是适用于解释和预测栗褐土磷素吸附解吸的最优热力学模型。(3)栗褐土经过20年的不同施肥处理,与不施肥相比,耕层腐殖质均有显著积累,其效果以高量有机肥>低量有机肥>单施化肥;不同肥料对腐殖质中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三种组分含量的影响也表现出与腐殖质相似规律,但对不同组分的影响程度不同,单施化肥比较有利于富里酸的积累,而有机肥对增加胡敏酸含量更具有优势。(4)腐殖质含量及组分对栗褐土钾素与磷素的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不同。腐殖质总量及胡敏素水平对钾素的吸附特性与磷素的吸附解吸特性影响较大,富里酸水平对钾素的吸附特性影响强于胡敏酸水平的影响,而富里酸水平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影响却小于胡敏酸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