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预测大麦预发芽的方法,即RVA-SN(stirring number,搅拌值)特征值法。研究了该方法RVA-SN特征值的影响因素和预测大麦不同预发芽程度的灵敏性;并比较了该方法与传统去皮法在预测大麦预发芽的相关性;同时,根据去皮值和大麦发芽力下降速度,得出不同预发芽程度的RVA-SN特征值范围和大麦的安全储存时间。本文还研究了预发芽对大麦麦芽品质的影响。RVA方法的重现性标准偏差范围在4.10%~14.86%,相对标准偏差在0.10%以下,大麦粉碎粒度、品种、初始状态、水分、不同地区对大麦的RVA-SN特征值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以不同初始状态的影响最为显著,大麦RVA-SN特征值变化范围在10RVU~150RVU之间,大麦水分对RVA-SN特征值影响最小。通过强化预发芽实验,比较了RVA-SN特征值法和去皮法预测大麦预发芽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者均能预测大麦预发芽,相关性R=-0.77。但是对于不同强化程度两种方法之间相关性有变化,轻微强化的相关性R=-0.08,中度强化的相关性R=-0.53,重度强化的相关性R=-0.75。分别测定了不同强化预发芽程度大麦的RVA-SN特征值和去皮值,储存并跟踪其发芽力变化,根据去皮值的大小和发芽力下降快慢,将大麦预发芽程度分成四个等级,根据每个等级的RVA-SN特征值大小划定每个等级的RVA-SN特征值范围,同时根据不同等级的大麦发芽力下降速度确定每个等级的安全储存时间,即:I级正常大麦,RVA-SN>140RVU,可安全储存15个月;II级轻微预发芽大麦,100RVU<RVA-SN<140RVU,安全储存10~15个月;III级中度预发芽大麦,45RVU<RVA-SN<100RVU,安全储存5~10个月;IV:严重预发芽大麦,RVA-SN<45RVU,安全储存期小于6个月。通过微型制麦,将不同RVA-SN特征值的大麦制成麦芽,比较大麦麦芽常规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RVA-SN低的大麦麦芽β-葡聚糖含量普遍较高,基本都高于120mg/100g,导致麦汁的过滤速度降低;同时麦芽的粗细粉差会升高,达到3%左右,远超出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