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建筑遗产丰富。目前我国城市更新中普遍存在对历史建筑和街区的漠视与破坏的问题,尤其是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外围的建筑控制区。成都市在历史建筑和街区的改造中取得了不少成效,也吸取了许多经验与教训。
在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之外围建筑控制区的建筑设计中,如何考虑其核心区域——历史街区的历史遗存,处理好“遗存”与“新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一直是建筑设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文殊坊、宽窄巷子、水井坊、大慈寺成都历史街区及其控制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核心保护区外围的建筑控制区这一特定环境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协调保护环境中的建筑创作,应采用城市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对地段内的历史传统的借鉴不应停留在其表层(建筑构件、符号等),而应注重对其“深层结构”的挖掘与继承,从而使新建筑与历史环境在更高的层次上达成协调,同时也使历史、传统在新建筑中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