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辨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uli8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近几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力图将“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与“典马克思主义”融合,采取后现代主义立场,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开放态度;面对这样一种“生成中”的哲学流派,实则更需要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以审慎的态度来透析其正负价值。首先要“弄清问题”,细致地梳理与阐释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主张及内涵,从整体上把握其来龙去脉;其次要“明辨是非”,分清它与“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最终基于这两个前提来“启示实践”,发现其主张对中国生态文明与社会转型的实践价值,为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它与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与根本分歧何在?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存在怎样的理论困境及时代价值?尝试回答这三个问题构成了选题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力图撇开先入为主的成见,尽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与立场:不盲从学界对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崇拜抑或诋毁,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在“收敛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回归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归纳与分析,梳理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全貌以及其与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辨析自身的理论缺陷与时代价值;另一方面,遵循由“现象”到“本质”再到“价值”的研究方法,既进行必要的综述以考察理论现象,又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生命与过程思想出发,追问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困境,直至剥离这种生成性哲学的当代价值与时代意义。总结起来说,对有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为理解验世界并解决现实问题所做的一种努力与尝试,既具有一种诉诸于现实的实践态度,又包含有一定的不合理因素与理论困境,因而要辩证地看待它。第二,毋宁说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与当代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相适应的一种世界观的发展,它是以过程哲学为立论之本,采用有机整体主义的认识范式,基于后现代主义立场来进行建构。第三,它在采取过程思维方式、批判资本主义、追求人与自然解放三个方面与典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致性;而在自然价值及其证成、人类解放及其路径、社会历史的未来走向三个方面又有根本性区别。第四,有机马克思主义由于抛弃了实践这块理论基石,将过程建立在“所有动在的自为性”上,同时否定历史的进步性,将共同福祉寄托在人性本善与利他主义价值取向上,具有唯心主义与理想主义倾向。第四,有机马克思主义所关涉到的许多实际问题,与当代中国生态与社会发展的紧迫现实相契合,这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转型与绿色发展有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个人收入与其所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教育收益率来测量。教育收益率是指受教育者因增加其受教育的数量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量,它是评价教育生产力的一个
电子政务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为所有发达国家和尼泊尔等发展中国家提供具体服务的有效工具。本调查的动机是为了解电子政务对尼泊尔农村健康的影响,并找出在尼泊尔农村健康实施
不同病理状态下的基因调控网络模式发生改变,表明其对应的基因连接关系已改变。本文尝试寻找那些连接关系改变的关键基因,以区分不同亚型的癌症。从研究历史文献发现,通常采
对于中学生来说,父母、老师与同学是他们最亲近的人,除此之外对于他们来说如何与其它国家和民族以及网络上的朋友和谐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卢梭历史观既具有内涵深刻性,又存在严重局限性,既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思维的闪光点,又存在诸多模糊、暗淡、不成熟之处,并曾激起马克思的极大思想兴趣,当然也给予马克思
追溯千年文明的传统文化,立足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耻感以及耻感教育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见诸于千年文明,彰显发扬于当代的价值观教育,对每位学生、
古往今来,人对尊严的渴求和追逐从来没有停下过脚步。到了马克思那里,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对人的尊严问题进行了阐述。本文将以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有关论述为基本依
庄子是深生态学运动的思想根源之一,庄子学与深生态纲领具有重要的会通之处。具体而言,包括四个方面:庄子的道无所不在、道遍在万物的本体论,是深生态学生态智慧T、整体性思
罗尔斯的反思平衡方法希望在不同的判断之间寻求协调与合理的解释,这对理性多元冲突的现代语境极其问题意义重大。本文的问题意识为:人们应该怎样平衡诸判断?通过对文本中的
作为一种“牺牲补偿”的政策安排,退役军官安置政策为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退役军官安置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分配安置政策始于革命战争时代,完善于国家建设发展时期,对军队和地方人力资源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指令性色彩浓厚的计划分配安置政策已不能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一系列矛盾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