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稀土节镍奥氏体耐热钢的晶粒演化及大口径厚壁管挤压工艺模拟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管材在大型压力容器、电站锅炉、石油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各个应用领域均对耐热不锈钢管提出了大容量高参数化的要求,极大推动了新型奥氏体耐热钢的研制,特别是对其大口径厚壁管材需求迫切。然而,奥氏体耐热钢大口径厚壁管自身材质的合金化程度高,导致其热加工工艺窗口窄,而且由于规格大,在热加工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粗晶、混晶等组织缺陷影响其性能。因此,合理选择热加工工艺参数,实现晶粒组织控制,以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组织满足高性能要求是奥氏体耐热钢大口径厚壁管热加工制造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一种新型含稀土节镍奥氏体耐热钢21Cr-11Ni-N-Ce,其通过稀土元素铈和氮元素微合金化,在降低Ni含量的同时,仍能获得优于310(25Cr-20Ni)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高性能,是一种高附加值资源节约型耐热不锈钢。目前,国内外关于该类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服役性能,关于其热加工过程中的晶粒组织演变规律仍然不明,尤其是经大变形后的亚动态再结晶行为以及晶粒长大行为的研究还少有涉及。本文通过在Gleeble-3 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21Cr-11Ni-N-Ce耐热钢的双道次和单道次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950℃1 150℃、应变速率0.1s-110s-1,道次间保温时间在0.5s30s范围的亚动态再结晶行为。获得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晶粒组织演变特征以及力学行为的响应规律,并建立了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和晶粒尺寸预测模型。通过在热处理炉上进行加热保温试验,研究了21Cr-11Ni-N-Ce耐热钢变形后,经1 000℃1 200℃范围内加热,保温3min120min后晶粒粗化行为,获得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晶粒长大的数学模型。这些结果为实际热加工工艺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参考。另一方面,利用DEFORM-2D有限元模拟平台,从晶粒组织控制角度研究了21Cr-11Ni-N-Ce耐热钢大口径厚壁管的热挤压成形工艺。通过利用Fortran语言对DEFROM-2D进行二次开发,将试验得到的晶粒组织演化模型编入用户自定义子程序中,获得了不同挤压工艺条件下晶粒组织的特征。定义挤压工艺参数影响因子R,用来评价不同工艺参数对最终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大小。通过讨论,提出了一种管材晶粒尺寸的控制思路,并得到较为合理的热挤压成型工艺区间。
其他文献
针对井斜问题,国内外开展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在复杂地层钻井中应用了很多新技术和装备,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防斜打直、防斜打快技术领域发展很快。本论
随着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钻井深度越来越大,井下情况越来越复杂,浅井、中深井所用的常规测试管柱组合和管柱强度已不能满足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深井测试要求,严重影响了
延长油田七里村油区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低渗透井、长停井、计划关井、报废井的数量急剧上升,这些井地层压力低、生产压差小、液位恢复慢,按照常规的采油方式成本较高,在经
本论文是针对目前纯梁油田存在的油水井井口(炮眼)、井下管柱、地层(堵塞孔喉和裂缝通道等)结垢,严重影响生产而提出的,目的是进行地层与油井结垢机理与防垢措施的专项研究,采取
凝析气藏的开发在我国油气工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由于凝析气藏的复杂性,凝析气井试井成为试井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以前的凝析气试井分析方法仅考虑了井筒存储的影响,没
当前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低渗透油藏储量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成为了未来油田开发的重点。但与常规油田开发相比,外在开发技术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影响更加显著,注采
针对疏松砂岩油藏防砂成功率低、有效期短、成本高等防砂难点,对管外充填防砂原理、设计基础理论、管外空洞形态模式及充填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管外充填防砂依据、原理、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