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波材料在防止电磁辐射污染,提高武器的“隐身”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单一材料已无法满足吸波材料宽频化、复合化、轻量化等方面的要求。设计复合材料达到多种损耗协同作用以及调控材料的电磁参数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是开发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关键所在。本论文通过温和的液相反应可控制备ZnO-Ni-C和CoSnO3微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与GO复合制备出一系列不同RGO含量的ZnO-Ni-C/RGO和CoSnO3/RGO复合材料,系统研究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以及成分对吸波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六水合硝酸锌、六亚甲基四胺和柠檬酸钾为原料,通过温和的水浴反应制备柠檬酸锌微米球。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微米球表面光滑,直径大约为1.25 μm,并且粒径大小具有很高的均一性。借助金属Ni2+对微米球的陈化刻蚀作用,分别合成出实心结构、蛋黄-壳结构和中空结构的ZnO-Ni-C微米球。为了进一步提升微米球的吸波性能,将微米球与GO混合经机械搅拌后冷冻干燥,退火后制备出ZnO-Ni-C/RGO复合材料。研究发现,蛋黄-壳结构的ZnO-Ni-C复合材料显示出最优的吸波性能。当厚度为2.0 mm时,ZnO-Ni-C/RGO-石蜡复合物的反射损耗最小值为-47.9 dB,吸收带宽可达5.44 GHz。(2)利用水溶液中共沉淀法合成了 CoSnO3立方块以及CoSnO3/RGO复合材料。测试发现单纯的CoSnO3立方块的吸波效果较差,RL最小值仅为-3 dB。而水溶液中通过共沉淀法在GO片层上原位生长立方块,得到的CoSnO3/RGO复合材料则展示出了更优异的吸波性能。结果显示实心CoSnO3/RGO立方块复合结构的吸波性能有了显著提高,RL最小值为-21.2 dB,有效吸收带宽(RL<-10 dB)为 4.4 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