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是指以自然风光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但它又不仅仅是一门画种,更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念,也从侧面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历史社会的发展与民族审美意识,它吸引着广大文人雅士、画家学者对这一画科的不断丰富与开拓,使其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发展得最为完备的绘画门类之一。在中国山水画中那些传世的经典作品大多是全景式山水,这与全景式山水的自身特点有关。山水画是古人“畅神”、“卧游”的精神食粮,而全景山水画最能满足人们这种“林泉之心”的审美需要,它表达了画家对自然的主观情感,体现了中国人的心灵空间与宇宙空间。全景山水画的绘画空间观念是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胸中之意境,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为了表现全景山水绘画空间的审美倾向,需要把握画面中的气与势、虚与实,他们影响着图式中空间布局的灵气与生机,注重师造化,并结合动静透视法来观察自然。宋代的全景式山水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宋之后全景山水图式逐渐走上程式化的道路。明清时期画家们在笔墨上追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将诗书画印融入到绘画中,这种变化使全景山水图式的审美效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在全景山水的绘画空间与图式方面依然遵循着前人的绘画系统,到了清末这种局面才慢慢开始发生变化。文章通过结合笔者自身具体的创作表达对全景山水的绘画空间与图式研究的理解,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学习进一步提升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