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热交换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污垢吸附和沉积于换热面的问题。这些污垢的粘附,使得换热面的热阻急剧增加,从而降低了换热设备的传热效率,造成严重的能源和经济损失。因此,解决热交换器的污垢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热交换器表面改性处理,从而使换热面具有抗垢性能,最终降低污垢的沉积是解决污垢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课题组系统研究的三元Ni-Cu-P镀层为基础,开展Ni-Cu-P-PTFE镀层抗垢性能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使用化学镀的方法,调整工艺参数,在低碳钢表面获得了PTFE粒子含量不同的Ni-Cu-P-PTFE镀层,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镀层表面形貌、成分含量和沉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沉积速度和镀层中PTFE粒子的含量在PTFE乳液浓度增加到12ml/L时均可达到最大值,然而继续增加PTFE乳液浓度对镀层沉积速度和PTFE粒子含量并无益处。(2)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差示扫描量化仪(DSC),对制备的Ni-Cu-P-PTFE镀层的组织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Ni-Cu-P-PTFE镀层在2=45°附近出现了馒头峰,为典型的非晶态为主结构。PTFE粒子的共沉积并不能显著改变镀层原有的结构形态;随着镀层中PTFE粒子含量的增加,Ni-Cu-P-PTFE镀层的表面激活能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3)采用MFT-4000多功能表面性能测试仪和MH-6型数显维氏硬度计研究了镀层中PTFE粒子含量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Cu-P-PTFE镀层的弹性模量、显微硬度、摩擦系数和表面光洁度会随着镀层中PTFE粒子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镀层的结合强度不仅取决于镀层中的PTFE粒子含量,还与镀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相关;进一步的腐蚀实验表明:由于界面和孔隙的存在,Ni-Cu-P-PTFE镀层的耐蚀性与镀层中PTFE粒子含量成反比。(4)通过快速污垢沉积实验,研究了镀层表面自由能、表面粗糙度与污垢沉积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灰色-马尔科夫污垢预测模型。结果表明,Ni-Cu-P-PTFE镀层表面的污垢沉积量明显小于低碳钢表面,表现出优良的抗垢性能。镀层的抗垢性能受镀层表面自由能的影响,而与表面粗糙度无关;使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污垢的沉积量可为热交换器的清洗周期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