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灵菇优势菌的分离纯化及其发酵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uexiang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哈尔滨市及很多大中城市民间流传着一种称之为“西藏灵菇”的发酵乳制品,据传说它来源于西藏的一个小村子,对人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健康意识的驱动下该物作为保健食品在民间广为传播,时至今日,还没有见到一篇有关“西藏灵菇”性质和功能的学术报道。为此本文着重解决“西藏灵菇”主要菌群的分离、在发酵时共生关系及作用,并以高加索开菲尔为对照,以便尽早指导“西藏灵菇”制品的正确食用和工业化产品开发。 经研究发现西藏灵菇与高加索开菲尔粒外观形态不同:来自高加索的开菲尔粒呈小的(0.1~0.4cm×0.4~0.8cm)卷发状或菜花状,而西藏灵菇则为片状和木耳状,表层均有突起。将两种开菲尔粒连续活化3~5代即可恢复活力,过多次数活化反而总菌数下降,这可能是开菲尔粒中菌种的平衡被打破所致。从两种开菲尔粒发酵脱脂乳比较可知,西藏灵菇的产酸活力、产醇量高于来源于高加索的开菲尔粒,但口感刺激性酸味较大。 以西藏灵菇为发酵剂生产开菲尔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5℃、培养时间20h、接菌量5%可获得较低pH值开菲尔酸奶。根据终产品粘度和乳清析出结果的极差分析,以西藏灵菇为发酵剂生产开菲尔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8℃、培养时间24h、接菌量3%。 用乳清培养基、Elliker培养基、SL培养基、碳酸钙乳清培养基、伊红美兰豆芽培养基从两种开菲尔粒中分离出GC1为明串珠菌,GSL1为短乳杆菌,GSL4、PSL4为瑞士乳杆菌,GC2、PC1、PC2、PSL2为醋酸菌,GM1为球拟酵母、PM1是毕赤酵母、PM3和PSL3是克鲁维酵母。将优选的分离菌瑞士乳杆菌PSL4、短乳杆菌GSL1、明串珠菌GC1、酵母菌PSL3组合发酵脱脂奶,产酸菌产酸速度比用开菲尔粒直接做发酵剂快,粘度也略高,但是风味不如用开菲尔粒浓厚。
其他文献
以铜-不锈钢复合管为研究对象进行爆炸焊接试验,分析爆炸焊接复合管间隙、药厚、碰撞速度等工艺参数的选取与复合板爆炸焊接的异同。发现由于复合管焊接时复管存在扩径,其碰
从多个枯草及纳豆样品中分离得到具有溶纤酶活性的20株芽孢杆菌,经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确认为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固液体发酵比较各菌株产溶纤酶的能力,从中挑选
本文主要采取了温浸、冷浸两种溶剂提取方法来提取贵州不同等级烟叶的香味物质,得到的提取物经初浓缩、酸洗、碱洗、最后浓缩处理,制得烟草中性香味物质。中性香味物质经色谱分
本研究选用目前常见的黄颜色玉米作为原料,以预糊化玉米粉、谷朊粉、沙蒿胶、瓜尔豆胶等为辅料,以饺子、面条为传统食品的代表,研究了玉米传统食品的加工。并分析了原料品种的容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否参与痛风性关节炎疾病的发生发展。方法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01月-2014年05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5709人,其中剖宫产分娩431
玉米皮是玉米淀粉加工的副产品,其来源丰富,纤维含量高,植酸含量低,易于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学的方法进行改性处理,是加工和生产膳食纤维的极好原料。 本实验分别采用微生物
本文对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竹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粘胶纤维和棉纤维进行对比,旨在对竹纤维的染色性能做出评价。 根据马歇尔(Marshall)和威克斯达夫(Vickstaff)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样化及外部经营环境的复杂化,通货膨胀和金融创新等因素不断冲击着净利润的主导地位,基于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和实现原则的净利润越来越无法满足会计信
腐蚀是造成气井井下油管失效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造成油管腐蚀的介质有CO2、H2S和SRB细菌,其中CO2是最普遍也是造成腐蚀损伤最严重的介质。采取各种防腐措施可以降低油管腐蚀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