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损伤形式。由于牵拉作用导致脊神经根自脊髓起点处断离,患者通常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神经性疼痛、上肢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能力的缺失,是最严重的臂丛神经损伤类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是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联合损伤,又称为“纵向脊髓受损”,目前临床治疗困难,患者多遗留较为严重的后遗症。而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如神经移位和功能重建等疗法不仅副作用多而且效果不佳。神经回植术是近年来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的新兴疗法,已被证实有一定成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损伤后肢体的功能,而且可避免由于神经移位和功能重建等疗法带来的副损伤。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损伤程度重,神经系统的原发损伤及二次损伤均可造成神经组织的大量损失;而损伤后瘢痕组织形成及抑制性分子的分泌等神经抑制因素均可阻碍轴突的再生和外向性延伸,加上神经修复缓慢,再生时间过长导致效应肌肉萎缩等原因,使得外周部分和中枢部分延续性的恢复较为困难,因而治疗效果欠佳。中枢神经损伤后抑制神经再生的因素有很多,但目前多发现胶质瘢痕及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在其中起着重要的物理阻碍和化学阻碍作用。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胶质瘢痕不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周围神经外膜中也广泛存在,从而对神经轴突的再生起到全程抑制作用。对于胶质瘢痕及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目前较多采用的治疗方案是用硫酸软骨素酶消化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上的糖胺聚糖链,以及采用CSPGs受体拮抗剂等;最近合成的一种胞内σ肽来结合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与轴突上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σ来促进神经再生。这两种药物的给药方式及作用方式均不相同,因而我们希望对它们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根回植后促进神经再生的效果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它们的联合应用对于神经再生的影响。本实验以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颈胸椎后路手术来制作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及回植模型。术中剪断右侧C5-C7神经后根,撕脱右侧C5-C7神经根前根,并在切除右侧C5和C7神经根的同时行C6神经根前根回植术。分组及治疗方式:对照组术中应用含5%DMSO生理盐水10μl的明胶海绵覆盖C6神经根,术后每日皮下注射含5%DMSO的500μl生理盐水;硫酸软骨素酶ABC治疗组(Ch ABC治疗组)术中应用含2.5U/ml Ch ABC生理盐水10μl明胶海绵覆盖C6神经根,术后每日皮下注射含有5%DMSO的500μl生理盐水;胞内σ肽治疗组(ISP治疗组):术中应用含5%DMSO生理盐水10μl的明胶海绵覆盖C6神经根,术后每日皮下注射含有ISP 5μM的500μl生理盐水;硫酸软骨素酶联合胞内σ肽治疗组(Ch ABC+ISP组)术中应用含2.5U/ml Ch ABC生理盐水10μl明胶海绵覆盖C6神经根,术后每日皮下注射含有ISP 5μM的500μl生理盐水。术后2周开始对大鼠进行Terzis理毛行为测试,每周一次。术后6周对动物进行肌皮神经和肱二头肌的电生理检测,荧光金逆行标记肌皮神经,并取脊髓标本对C6节段神经元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荧光染色来检测患侧C6前角神经元的存活率。对患侧肌皮神经远近端分别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和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荧光染色,以观察神经轴突及髓鞘的再生情况;检测肱二头肌内运动终板的数量和肌纤维的直径,以观察这些治疗方式对撕脱的臂丛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和运动终板的影响。通过以上多种评估指标的检测,观察对照组、Ch ABC治疗组、ISP治疗组及Ch ABC联合ISP治疗组对臂丛撕脱神经根回植后神经元、周围神经、所支配肌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经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的神经根回植术可使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2.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根回植后应用Ch ABC,由于给药方式及作用方式的局限,其对回植后神经轴突的再生及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不明显。3.ISP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神经根回植后的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确切,可以显著提高回植后神经功能的恢复。4.Ch ABC联合ISP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臂丛神经根性撕脱神经根回植后的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5.Ch ABC具有广泛的神经保护和促神经再生作用,可作为臂丛撕脱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且其与其他促进神经再生疗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臂丛神经根性撕脱神经根回植后的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综上所述,经过本实验研究,证明了即使未加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根回植后神经功能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神经再生的促进效果不同。Ch ABC治疗组部分检测指标虽好于对照组,但大部分没有统计学意义,也没有观察到明显地促神经再生作用。ISP能够显著提高臂丛神经根性撕脱神经根回植后的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在ISP治疗有效的基础上,ISP与Ch ABC的联合应用对回植后臂丛神经的再生及术后的功能恢复具有更好的疗效。因此,Ch ABC和ISP的作用方式及给药方式不同,此二者的联合应用可作为促进神经再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二者均可作为联合其他治疗的有效组成部分。对Ch ABC和ISP的相关疗效和应用的研究,为临床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回植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