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教强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wq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研究中,笔者试图研究与揭示高教强省的内涵本质,构建高教强省的评价标准,以及研究实现高教强省的建设策略。面对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以及新的国际竞争态势,我国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得科技、教育、人才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承担着探索科学规律、创新新技术,以及培养人才的任务。建设高教强省的战略应运而生。江苏作为我国地区经济比较发达、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份,建设“高教强省”就成为其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推动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选择。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揭示高教强省概念与内涵,分析高教强省特征,建构高教强省的评价标准,并针对江苏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提出江苏建设高教强省的具体对策措施。 本文核心观点有: 高教强省是指一个省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整体水平以及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与其他省市相比较在国内位于前列,且在综合实力和总体水平上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并能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或基本实现良性互动。 规模大、结构优、质量高、效益好是高教强省的主要特征。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四个维度的状态是高教强省的评价指标。 江苏建设高教强省需要实施高教资源重组,建设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一批重中之重的学科和学科群;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的整体结构;大力促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加强对苏北薄弱高校的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南北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资办学;进一步加强江苏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其他文献
在高科技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里,过分重视科学教育直接导致在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把培养具有科学
物质主义盛行的当下,死亡、自杀、自毁、自弃、绝望、迷茫、沮丧、抑郁…消极情愫肆意地啃噬生命,个体出现存在与精神危机,个体希望之绝、希望无望。生命现实与理想,实有与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习将会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因为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这就是终身教育思想在许多国家受到重视的原因。
当今世界具有文化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也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研究的重点。西方国家一直在积极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和
当代社会现实对个人的知识提出了要求,同时建立在客观主义知识观上的传统知识教育近年来也一直遭受批评,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知识,应当如何获得知识成为关键的问题。人们开始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