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最基本的底线是意思要正确,忠实于原文。如果译文不正确,甚至与原文的文意截然相反,那么翻译不但失去了其文化桥梁的作用,而且还会对译文读者产生误导,阻碍跨文化交流,甚至造成一种文化语境中的读者对另一种文化思想的误读。从这个意义上讲,译文意思的正确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始终都是翻译的核心问题,也是评价译文的最基本的标准。本文从译文正确性的角度出发,以《道德情操论》的翻译为个案,讨论翻译中的错误问题。《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道德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领域中的一部旷世经典。自1997年第一个《道德情操论》中译本问世以来,这本书对我国的道德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译文也频繁地被众多业内学者引用,因此其中的某些误译也流传广泛,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读者。由此可见,误译或错译是翻译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简述了翻译正确性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并对《道德情操论》的翻译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提出其中的误译问题;第二部分是个案分析,这是本文的主体,其中列出了《道德情操论》前两个译本中出现的诸多误译问题,分析了误译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第三部分是总体调查,主要调查个案分析中所列误译之处在后三个译本中是否得到修正;第四部分是结论,概述全文,并总结误译原因,提出一些避免误译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