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卡与GPS数据的公共客流推断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hen113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交系统作为公交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城市居民使用最频繁的交通工具。随着智能公交系统的不断发展,公交系统中会记录下海量的乘客出行数据,这些数据是分析乘客出行行为提高公交车服务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很多城市的IC卡数据只记录乘客的上车信息,没有乘客的下车信息,根据乘客上车记录推断出乘客下车站点成为目前公交客流问题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IC卡数据和公交GPS数据,从静态推断和动态推断两方面进行公交客流问题研究。首先,针对IC系统中只有刷卡支付乘客记录没有投币支付乘客记录的问题,使用基于“支付事件阈值”的泊松分布模型补全站点上车人数,该方法主要依据连续两次刷卡记录之间的上车人数符合泊松分布这一结论,概率统计两次刷卡记录之间的投币上车人数,引入“支付事件阈值”将连续两次刷卡时间过长的情况去掉,使结果更加准确。其次,针对IC卡数据没有下车站点记录的问题,提出利用规则推断与序列化标注算法相结合的乘客下车站点推断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利用行程链模型推出规律出行乘客的下车站点,整理结果构造数据集,第二阶段通过序列化标注模型推断出非规律出行乘客的下车站点,完成静态推断。最后,为实现乘客下车站点的实时推断,提出基于乘客出行记录与静态推断相结合的乘客实时下车站点推断方法,根据乘客实时的上车信息检索乘客历史出行记录,判断是否是规律出行站点,若是则直接标记下车站点,否则,用静态推断模型推断下车站点。本文利用两个城市的公交数据,分别对上述静态下车站点推断方法和动态下车站点推断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服务响应速度与延迟的要求日益提升,传统的集中式云计算难以满足网络服务对服务响应、隐私性保护等需求。将云计算与边缘计算融合的云边协同计算日益成为满足网络服务响应速度和隐私保护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受到业内广泛关注。然而,由于边缘计算环境自身的环境复杂性、实时变化性、接入终端多样性等因素,云边协同这一新型架构的安全性与性能开销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为能够确保云边协同架构的安全性,如何确保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由于在代码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原因比如主观抄袭,使用复用技术等,导致产生了代码克隆现象。代码克隆虽然能帮助软件系统的开发,但在复杂的软件系统如大型国防软件系统、商用软件系统等会带来漏洞或者后门等危险以及知识产权的纠纷等问题。传统的代码克隆检测主要采用人工特征提取并进行比较,检测效果较差。基于深度机器学习的方法能够挖掘出更深层的语法语义信息,可以有效提
针对室内轮椅定位与地图构建中传统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受到特征点检测与选取策略的影响导致特征匹配正确率不理想,提出一种改进人工鱼群的ORB特征匹配算法.使用改进后的FAST检测特征点,利用改进后的人工鱼群在组合优化问题中具有收敛速度快且易获得最优解的特点,在图像中计算出不同特征区域,根据特征点所在区域位置赋予其相应的状态,对不同状态的特征点选择保留或去除,使用汉明距离的RANSAC算法在特征区域之间进行特征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FAST在图像边缘处提
学位
智能优化算法(IOA)指的是一类以自然界的生物生存进化过程或物理现象为算法原理,用于解决最优化问题的算法,较为知名的智能优化算法有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属于启发式方法,广泛应用在解决最优化问题上,传统的群智能算法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改变,传统的智能优化算法在收敛速度、求解精度等方面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优化问题,因此不断有新的更高效的智能优化算法被提出.选取了近几年国内外提出的几种新型智能优化算法:蝴蝶优化算法(BOA)、飞蛾扑火算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