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宏观和微观因素视角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ren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主体,其效率对于整个经济体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的研究都证实,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对于效率提高的原因,以往文献一般集中分析银行自身微观因素的改进是如何带来银行效率提高的,而很少将宏观经济环境纳入到定量分析中,即假定经济环境是不变的。   但这与现实情况是不符的,因而其结论也会有所偏差。因此,本文就基于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不断变化的框架下,同时考察影响银行效率的宏观因素和微观治理因素,研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是主要由于搭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还是真的主要由于银行自身治理的不断完善。   本文主体部分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为银行的微观效率,然后采用参数方法的随机前沿法(SFA)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进行测度。   其次,将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分为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因素两大部分,首先在理论上论述了它们如何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前文运用SFA方法测度的样本银行的利润效率值为因变量,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货币供应量、银行业市场结构、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及直接融资渠道的发展等5个宏观因素指标,和衡量银行中间业务水平、盈利能力、资产规模、资源配置水平、资产质量、营运水平等6个微观因素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对商业银行效率大部分都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接着,本文又运用因素分析法进一步分析了在分别剔除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影响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变化范围。分析发现在宏观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微观因素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程度更大,因而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主导因素是银行自身的微观因素。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建议,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分销渠道的建设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可以在同质化市场下给企业带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在家电行业表现尤为显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家电行业已成为我国市场上竞争最充分的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有效杠杆,也是其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手段。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既要保证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财政实力,又要维持地方自主发展经济的能力。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地方税收体系,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成为现阶段最主要的问题。财产税自产生以来就是地方政府筹集收入的主要手段,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更加需要有稳定雄厚的经济来源。财产税不仅拥有稳定的税基
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是一个国家必定经历的发展阶段,高房价高利润率吸引了大量的企业投资房地产业,土地价格的上涨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提高,这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