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化痰熄风定眩针刺法治疗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入病例均来自于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三科门诊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化痰熄风定眩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选取水沟、太阳、百会、头维、风池、颈夹脊(C4-6)、膻中、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合谷、太冲进行针刺。对照组选取百会、风池、内关、太冲、中脘、阴陵泉、丰隆进行针刺。两组患者每次都留针50min,1次/日,1周是一个疗程,连续进行诊疗2个疗程,将治疗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差异:①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情况。②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检查,两组患者的双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9.3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TCD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VA、BA的Vs、Vd、Vm、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A、BA的Vs、Vd、Vm均增加,PI值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BA的Vs、Vd、Vm均增加,PI值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在增加VA、BA的Vs、Vd、Vm,减少PI值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1.化痰熄风定眩针刺法可明显改善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症状及体征。2.化痰熄风定眩针刺法可明显改善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