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诺沙星单链抗体的筛选和进化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是一种兽药专用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疾病。但在兽药临床中常出现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因而导致ENR在养殖动物体内残留超标,通过食物链被摄入人体后发生蓄积,当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对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造成严重损害。虽然目前已有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但传统单抗具有不可进化和生产工艺繁琐等缺陷。因此,开发一种基于新型抗体针对ENR的快速检测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大库容量的免疫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从中筛选出高特异性的ENR单链抗体,然后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定点突变技术对单链抗体进化以提高灵敏度,并以单链抗体突变体为基础,为动物性食品中ENR的残留检测,建立更加准确和高效的新型检测方法。方法1.采用碳二亚胺法将ENR与载体蛋白偶联以制备完全抗原,并利用完全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采集脾脏组织,通过提取总RNA,反转录c DNA和PCR技术扩增出单链抗体的重链和轻链,然后利用重叠延伸PCR将重链和轻链用Linker连接,组装为单链抗体基因。2.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将单链抗体基因与噬菌体载体p CANTAB5E连接制备重组载体,经过转化入宿主菌TG1中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并对抗体库进行多轮淘选和富集,然后随机挑选单克隆进行噬菌体ELISA鉴定,从中选择阳性株进行基因测序。3.利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对接技术将单链抗体进行进化。首先将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选择同源性最高的序列为模板,建立单链抗体同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选取理想模型与ENR分子对接,分析其关键作用力,并从中选出具有潜在活性的关键残基进行虚拟突变。随后,将结构优化后突变体与ENR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验证模型突变的可行性。利用定点突变技术突变单链抗体质粒,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表达,最后利用蛋白磁珠进行纯化。4.以单链抗体突变体为基础,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并通过建立标准曲线,交叉反应性分析和回收率实验,综合性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1.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SDS-PAGE鉴定完全抗原,结果显示偶联前后各物质的最大吸收峰和分子质量均发生改变。使用完全抗原对实验动物免疫后,经血清效价测定,结果为1:12800。提取动物脾脏总RNA片段经鉴定完整且纯度较高。经过反转录和PCR扩增出重链约长400 bp,轻链约长340 bp,连接后的单链抗体约长780 bp。2.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库容为3.45×105,经过四轮的富集和筛选后,库容量达到2.98×107,总体富集倍数为86.4倍,随机挑选的单克隆噬菌体菌落,经Phage-ELISA鉴定,阳性率达到86.7%,选择其中阳性值最高的一株单克隆噬菌体进行测序,获取相应的氨基酸序列。3.经过验证,同源模建所构建的模型良好,满足分子对接要求。经过分子对接分析:ENR的亲水性的羧基和喹啉上的羰基与单链抗体模型上活性位点的疏水性残基Leu121不匹配。随后,本研究将疏水性残基Leu121突变为亲水性残基Asn,得到与ENR亲和力更强的单链抗体突变体序列,将突变体模型与ENR对接后,结合能力更强,打分值-5.16降至-7.83。单链抗体突变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经鉴定得到48 KDa的目的条带,经超声破碎后,单链抗体突变体蛋白具有可溶性,在浓度为20 mmol/L咪唑即可纯化单链抗体突变体。4.以单链抗体突变体为基础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y=-0.2369x+0.7077(R2=0.9725)。IC50为7.53 ng/m L,检测范围(IC20~IC80)为:0.41~138.99 ng/m L。相比于未突变前ENR-Sc Fv的IC50(47.12 ng/m L),灵敏度提高了6.26倍。与其他抗生素交叉性均低于0.04%,在添加当天的平均回收率为75.81%~98.08%,相对标准偏差为1.61%~7.45%。添加后第三天的平均回收率为75.54%~97.77%,相对标准偏差为2.87%~10.72%。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出库容量大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并从中筛选出特异性较高的单链抗体,通过进化获得灵敏度更高的单链抗体突变体,基于突变体建立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这为检测动物性食品中ENR的残留,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混合水射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非传统加工技术,在混合水射流加工技术中丸粒速度是影响靶材侵彻深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丸粒侵彻过程及侵彻后靶材的表面形貌,同时,水在丸粒侵彻过程中也起到了对流换热的作用,可以适当避免在混合水射流加工过程中靶材因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烧伤,三者环环相扣,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将混合水射流丸粒加速、侵彻和对流换热分开研究。此外,针对混合水射流加速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
目的:根治性膀胱切除(radical cystectomy,RC)加尿流改道(urinary diversion,UD)以其手术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而著称,然而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和难治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
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因果皮光滑不皱缩,故有光皮木瓜之称。光皮木瓜因含有大量酚类、有机酸、木质素等物质,导致其果肉坚硬酸涩,不能生食。其中,木质素在木瓜中含量丰富,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组分共同构成植物细胞壁骨架结构。在这种骨架结构中,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碳水化合物紧密联系,构成具有复杂化学结构的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
学位
车轴作为高速列车的传动与承载部件,对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DZ2车轴钢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车轴材料,性能优于进口的EA4T钢。但是由于DZ2车轴钢硬度低,耐磨性差,其服役性能仍需提高。本文分别利用超声纳米表面改性(UNSM)和超音速微粒轰击(SFPB)技术对DZ2车轴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提高车轴的服役性能。利用超景深显微镜,NPFLEX 3D表面测量系统,X射线衍射仪,高速X-射线
甲壳素是一种含量丰富、来源广泛、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是重要的绿色化学原料之一。甲壳素具有天然的多级结构,制备纳米甲壳素是提高甲壳素利用率的有效手段。纳米甲壳素的比表面积大、强度高、所暴露的基团多,如今关于纳米甲壳素应用的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无毒、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在生物医学、绿色电子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聚乙烯醇和纳米甲壳素为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密度低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海洋工程和生物医疗等领域。尤其是近年来3D打印的快速发展更是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前景。目前制约钛合金3D打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高质量球形粉末。因此,研究开发一种高球化率、粒径可控、综合性能优异的球形钛合金粉末高效制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射频感应等离子球化具有温度高(~104k)、能量密度高、无电极污染和气氛可控等优点,在球形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高发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策略包括手术联合放化疗,多数患者在治疗后有一定的好转,但随着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患者产生了耐药性。紫杉醇(Paclitaxel,Taxol)是乳腺癌患者最广泛使用的化学治疗剂之一,随着耐药性的产生降低了治疗有效性。因此,迫切需要探索药物潜在抗性的分子机制,增强乳腺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目前国内各大医院已实现了对病人诊疗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并将这些信息应用于临床科研工作。但是,由于患者治疗数据分散在HIS、LIS、PACS等业务系统,数据没有统一整合,导致临床科研从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关联分析时,需要从各个业务系统手动导出数据再进行整合,效率低下,并且无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因此,受肝移植临床专业人员委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及实现了基于MongoDB的肝移植科研临床科研数据
目的了解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现状,综合评价河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探讨其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优势与不足,以期为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河南省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横向评价结合文献研究法确定评价指标,熵值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