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M(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作为土壤结构稳定剂,具有改土、保水、保肥、增产等效应。本研究主要以法国SNF公司生产的PAM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与农田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杨凌粘壤土为主要供试土壤,较为系统地研究了PAM对土壤物理性状、养分淋溶的影响以及节水增产效应等,并对PAM在田间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考核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1 PAM具有显著的土壤性状改良效果。 施用PAM后可明显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尤其是增加大于0.25mm的土壤团粒含量。PAM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变化有较大影响,拌施效果优于撒施。施用PAM后对土壤容重及土壤总孔隙度具有调节作用,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有所增大,并显示出较强的抗蒸保墒效果。施加PAM后,大田土壤水分条件明显优于对照,但在砂性土壤中PAM的效果并不明显。 2 PAM可有效抑制土壤养分淋溶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PAM处理后,土壤淋溶液中NO3-、PO43-和K+的浓度均低于对照,随PAM施用量增大,土壤淋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减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AM处理后,土壤淋溶液中氮、磷、钾的含量均低于对照,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尤其是对钾的效果最为显著。 3 施用PAM具有节水增产效应。 PAM处理后的土壤0~100cm范围内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含水量随PAM施用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增加5.62%~10.96%。PAM处理后,玉米的株高平均高于对照,玉米穗位高、穗长和穗粗变化不大,PAM对玉米秃顶的长度影响较大。同时,PAM未对玉米叶片的光合、蒸腾、叶片温度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当PAM施用浓度为0.5~2.0g/m2时,玉米增产幅度为5.54%~14.51%。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当PAM浓度低于0.25g/m2时,增产效果不明显,增幅不到5%,当其浓度为0.75~1.25g/m2时,玉米增产幅度为11.7%~18.3%。对于本试验条件下,建议PAM在本区的最佳施用量为0.75~1.25g/m2。PAM、氮肥和灌水的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试验结果表明,PAM用量为1.0g/m2,尿素为180kg/hm2,用水量为600m3/hm2时经济效益最佳。 4 研究结果初步表明,PAM在砂性土壤中的施用效果不佳,据分析,这是因为砂性土壤中细小粘粒含量较少,施加PAM后,不能形成较多的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因此起不到较好的改土、保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