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阶段,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在于,使国人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地引领国人凝心聚力共同奋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此,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本文在深入研究“中国梦”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实现“中国梦”这一特定视角,揭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其成因,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翻阅相关文献书籍,介绍了“中国梦”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背景和价值、研究现状并且对文献著作进行研究综述,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所在,并阐明作者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阐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就“中国梦”而言,主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角度,民族、国家和个人关系的角度,中国梦、美国梦和欧洲梦的比较角度三个方面予以阐释。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涵义则是根据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24个字予以逐一阐释。第三部分,主要阐明“中国梦”视阈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中国梦”提供不可或缺的价值基石和价值内核、提供不可缺少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理论支撑,“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外形的过程。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在实现“中国梦”视阈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成因。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范畴尚未达成明确共识制约其说服力;党政人员队伍的腐败事件频发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大众文化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道德失范和理想信念危机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形成上述制约因素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亟待深入研究的新命题、新课题;其二,解放思想力度不够,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不够;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不力;其四,思想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的严重影响。第五部分,提出“中国梦”视阈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对之策。目前,就“中国梦”视阈中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当务之急,必须三管齐下,即: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促内化;注重实践养成促转化;健全长效机制促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