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军民融合立法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国防军队建设和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体系相互融合的过程,军民融合体现在人才培养、国防科技工业、军队保障、军地信息共享、国防动员等方面,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不断结合统一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将国防和经济建设相融合,在融合过程中需要多方位、多领域的进行,其所涉及的产业主要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如国防动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建设,军队人才培养等领域。并且在资源配置方面,兼顾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大主题,实现效益最大化。军民融合发展要求带动国防军队的发展,并且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是被动,而是以主动的姿态融入经济社会。在融入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阻碍,如军队与法人的主体冲突、经济纠纷、法律保障等诸多问题。同时,军民融合发展涉及到军队和平民两大主体,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军队和平民是平等的法律关系主体,但由于两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协调两者的法律地位尤为重要。由此,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的法治基础,军民融合立法能够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军民融合法治体系是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调整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规定军民融合发展中各个主体权利和义务,明确法律责任而构建的法治体系。军民融合法治体系应当着眼于顶层设计,制定《军民融合法》,立足于调整军民两大体系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规范军民融合过程中军队和平民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划定相应的法律责任。目前军民融合的立法尚未形成体系化,不管是在程序上,还是在实体上都存在着不足。部分有关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只是在某一方面进行规范,尚不能上升到军民融合战略的高度。为了适应国家提出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需要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的“保驾护航”,应提早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军民融合法》,同时清理现存军民融合法律,搭建完善的军民融合法治体系。另外,有关军民融合的法律位阶不高,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有限,且影响力较小,规定的实体性内容也较为简单与片面,无法满足国家战略的需求。并且,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性较低、可操作性不强,不少法律纠纷所依据的是民法、诉讼法、合同法等法律。一方面是由于军民融合的发展速度快,新的法律问题和法律纠纷频出,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时间较早,在规范的内容上可能已经落后于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修改部分法条内容或者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一定的宣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公民对于相应的法律法规缺乏一定程度的关注度,使得军民融合法律法规预期的法律效果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最为关键的是,相军民融合所要求的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融合,就需要有军事的法律与经济社会相融合。然而,相关立法没有完全融入到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针对上述存在的法律问题,作者认为:制度的良好运行需要法律的切实保障,结合中国长期以来缺乏顶层设计的宏观指引和专门的军民融合发展法律制度的现状,军民融合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策的指引而缺乏法律的强力保障,难以确保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保持长期有效。西方军事强国,诸如美国、俄罗斯等国在军民融合方面的立法模式、立法内容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更好的促进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可借鉴他国军民融合的立法实践。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进程和军民融合立法的发展进行论述,包括对每个历史时期,不同学者对军民融合的定义,每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的变化进行研究,深入挖掘“军民融合”的理论渊源,充分论证军民融合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总结我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立法历程和立法现状,分析军民融合立法困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总结域外军民融合的发展及其立法模式,主要从军民融合法治体系相对健全的美国和英国入手,分析其模式形成的原因,美国军民融合立法注重保密性、英国讲求效率原则,这些都是中国军民融合立法值得学习的;研究域外军民融合立法的经验,可以中国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寻求可借鉴之处;第三部分按照法理学的有关思路和原则,从不同方面提出两点立法目标和三项立法对策,遵循“以宪法为依据,符合军民融合法治化基本要求;立足中国国情,与军民融合发展过程相衔接”的立法基本原则,对于顶层设计——《军民融合法》的内涵及外延进行概括,归纳和整理当前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框架构成,简述《军民融合法》与军事法包括《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法规的区别和联系,分析《军民融合法》立法的必要性,阐述国内学者对于《军民融合法》立法的观点,从现实、需求、共识三个维度全面分析《军民融合法》立法的价值和意义;从理清军民融合领导机制及部门职责、规定军民融合各领域发展的基本制度及设置科学严格的法律责任三个大的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立法思路。军民融合发展过程,必须建立协同监督评估制度,对军民融合发展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科学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如此一来,既能够及时阻止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问题,还能够高效的使得军民融合发展有良性循环。监督评估制度对于军民融合发展的质量具有关键的作用,任何权力都应在监督之下,军民融合发展涉及到不同的政府部门,有效的监督实施起来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制度的建立显得更为关键,一是建立科学规划检测评估制度,在不同领域的建立不同的评估标准,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进行评估。不能以偏概全,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并且要有相应的申诉渠道。二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监督机制内实现动态的调整,遇到新的难题,新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尤其是在当今经济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否则很容易形成体制的僵化,不利于军民融合的长期发展。通过对权利义务的明确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能够让承担国防义务、开放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主动履行义务,行使权利,使得军民融合真正成为引导各主体行为的共同目标。
其他文献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仍停留在以账项为基础阶段。而在其中引入风险导向新理念,则能够有效地对单位组织内部审计情况加以提升,节
<正>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可再生能源科学和工程实验室(LRESE)提出了用聚集太阳光辐射的方法增加单位面积氢气产量的想法。这种增强型光-电化学系统与聚集太阳光辐射和智能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丙烯腈浓度,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测量程序中不确定度的各项来源,包括标准溶液配制、试样定容体积、测量重复性和火焰离子化检测
简要介绍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的基本情况和做法。基本教学理念是:结构主线贯穿教学,注重知识网络的建立以及"适用"和本质原则。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教学内
<正>在高三学年的第一学期中,物理复习工作主要是按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这一物理知识的纵向结构展开的。而到了第二学期,不少学校都进入了专题方面的复习。下
油杉属(Keteleeria)是松科古生孑遗树种,共有12个种1个变种,我国有10个种1个变种,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温暖山区,其中,我区有9个种1个变种。该属树种为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40米
<正>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农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文化水平普
关于艺术的价值构成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通过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考察,对古今中外存在着的两种完全对立着的艺术价值论——道德价值说和审美价值说进行了剖析,
"火照"是中国古代制瓷业中使用的一种测温工具,它为窑炉内瓷器的顺利烧成提供了保障。火照出现于唐代,在唐以后的制瓷手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搜集了各个窑址中出土的火
结合钢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论述了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通病,分析了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确保钢结构防火涂料工程外观质量和耐火性能的方法,从而提高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