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心理授权、工作卷入及离职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以往的研究理论,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心理授权、工作卷入与离职意愿的中介模型,进一步探讨工作卷入在心理授权与离职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为降低护士离职意愿,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心理授权量表、工作卷入量表、离职意愿量表于2016年7月—9月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泰安、莱芜、济宁、潍坊5所三级医院的37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整理后使用SPSS21.0和AMO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包括:一般资料的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结果:1.护士心理授权总分为(42.19±6.32)分,总均分为(3.52±0.53)分,四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自我效能(11.50±1.65)分、工作意义(11.22±1.96)分、自主性(10.43±2.12)分、工作影响(9.04±2.27)分。不同年龄、护龄、职务、聘用方式、月收入的临床护士心理授权整体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士工作卷入总分为(31.17±6.36)分,不同年龄、护龄、职务、月收入的护士工作卷入整体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士离职意愿总分为(14.69±3.46)分,总均分为(2.45±0.58)分,四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离职意愿Ⅲ(5.60±1.12)分、离职意愿Ⅰ(4.75±1.58)分、离职意愿Ⅱ(4.34±1.53)分。离职意愿处于较高及很高水平的护士约占到72%。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心理授权与工作卷入呈正相关(r=0.582,p<0.01),心理授权总体与离职意愿总体呈负相关(r=-0.511,p<0.01),护士工作卷入与离职意愿总体呈负相关(r=-0.568,p<0.01)。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卷入、工作意义、自主性是离职意愿Ⅰ的显著性预测因素(p<0.01);工作卷入、工作意义、自我效能是离职意愿Ⅱ的显著预测因素(p<0.01);工作卷入是影响离职意愿Ⅲ的显著预测因子(p<0.01)。5.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本研究的结构模型拟合指标:CHI/DF=2.070;GFI=0.981;AGFI=0.950;RMSEA=0.053。Bootstrap的间接效应输出区间为(-0.108—-0.041),直接效应输出区间为(-0.168—-0.057),工作卷入在心理授权对离职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量为2.75*-0.03=-0.0825(p<0.05)。结论:1.护士心理授权、工作卷入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护士心理授权及工作卷入得分差异较大。2.护士离职意愿较强烈,大部分护士的离职意愿水平处于较高及很高水平,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离职意愿得分差异较大。3.护士心理授权、工作卷入与离职意愿之间呈负相关,且工作卷入、自我效能、工作意义、自主性是离职意愿的重要预测因子,心理授权及工作卷入水平越高,护士离职意愿水平越低。4.工作卷入在心理授权与离职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授权可直接对护士离职意愿起作用,也可通过影响工作卷入进而对护士离职意愿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