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投资行为、融资行为及货币资金持有行为作为企业微观行为被大量管理学者研究,而宏观经济政策则是经济学者研究的对象,然而前者往往局限于企业微观特征,而后者则将企业同质化为“厂商”的角色,没有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内部。二者之间渐渐的出现一种“割裂”现象。但近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这一现象并将宏观经济政策与企业微观行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类研究很快成为管理与经济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成果的涌现正在填补这一交叉研究地带的空白。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开展货币政策对企业货币资金持有行为的影响研究。本文在介绍货币资金持有相关经典理论并回顾现有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取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发现,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会随着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的变化而变化。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企业的货币资金水平提高;当货币政策趋于紧缩时,企业货币资金减少。这一结论与现有相关研究的结论截然相反,现有结论认为企业基于货币政策预期而“预防性”的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提高货币资金持有,对此结论及解释本文提出了质疑并提出更合理的解释,认为企业货币资金在企业的经营中发挥的是一种“水库”功能,即货币政策环境作为企业经营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的一种,货币资金水平随着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变化而变化正是企业对于宏观经营环境做出的一种“防御”。本文还发现,企业的盈利水平与货币资金持有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企业盈利较好时,货币资金蓄积,而货币资金则使企业顺利度过盈利状况恶化时期。最后,企业产权性质的差异也会造成货币资金持有水平的显著性差异,国有企业由于其具有的非国有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货币资金持有水平较低,而非国有企业由于其劣势以及在面对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时,增持货币资金无疑是一种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