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中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基于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儒道墨节俭思想上承上古三代节俭道德萌芽,下启两千年封建王朝节俭道德传统,对于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先秦儒道墨节俭思想也对于社会发展、道德建设、党政机关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立足对先秦儒道墨节俭思想产生经济背景、政治背景、思想渊源研究的基础上,对儒道墨三家节俭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儒家基于义在利先的价值观念、克己制欲的修身方法与以民为本的政治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礼”为本,“孝” “义”权之的节俭标准以及知足制欲节俭生德的个人节俭和薄敛惠民俭以富国的节俭治国的实现方法。道家则基于循道逍遥、齐观物论、柔胜辩证的理论基础,阐明俭故能广、俭止战争、俭以安民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绝欲知足、无为不争、天人合一的节俭实现方法。墨家则立足义利合一、爱无差等的价值观念,利用“三表法”的认识论方法论述节俭的原因,提出务实平等的节俭原则,对节俭在日常生活和葬乐礼制中的运用提出具体标准,并提出上行下效、强本尚力的节俭实现方法。基于对先秦儒道墨三家节俭思想的认识与分析,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状况,提出借鉴先秦节俭思想以发挥其在树立科学合理的节俭消费观,建设社会主义节俭道德环境,完善廉洁的节约型政府以及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先秦诸子节俭思想批判继承,以为今用,使先人遗产在今天发挥其积极价值。